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基本面新闻是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为例,考察了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中美两国基本面新闻对人民币/美元日汇率变化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受制度层面因素约束,影响程度较低,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的解释力只有5%左右.通过对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的考察发现,基本面新闻对汇率变化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8%).尽管如此,从两个市场来看,汇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全球外汇市场回顾刺激政策令美国利率处于历史最低点,同时使联邦债务飙升至难以支持的水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已经明确表示,美联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超宽松政策挥之不去的担忧与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导致ICE美元指数创出2008年7月以来新低为73.12。和美国方面不同,欧元区目前仍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形势,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通胀水平进一步上升至2.8%,高于预期的2.7%。欧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还是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国际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改革,针对这些问题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维持稳定的金融环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004年11月,十多位国内专家学者在题为"经济开放、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研讨会上,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等热点话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以"热点追踪"这一专栏形式,陆续刊登这些专家学者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星朗 《国际金融》2011,(1):42-44
一、201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201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体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全年升值的幅度并不是很高。自从2010年6月新一轮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为3%。这和上一轮汇改启动后,人民币快速升值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 《国际金融》2010,(11):53-55
一、经济因素在汇率争端中起到了更为主导的作用汇率争端的实质,还在于各国政府希望通过压低本币汇率的方式以便让国内出口部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护或者扩大相关产业的市场份额、刺激  相似文献   

6.
自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期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经历了最初的快速升值和之后的双向波动。本文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弹性以及人民币主动升值速度两个方面,考察了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的走势,发现人民币在近期并未主动升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算,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基本合理的水平,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约4%。随着我国经济率先反弹,人民币汇率又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汲取上一轮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经验,我国应该提前行动,构建一套合理机制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国际金融》2010,(10):34-36
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出汇改新高进入9月份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值走势。从图1可以看出,9月8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改此前双边小幅震荡的走势,连续九个交易日升值,从6.7907上升到9月21日的6.6997,共上涨910个基点。而且,从9月  相似文献   

9.
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心理关口,但是外汇市场情绪、国际收支、结售汇、企业财务操作均保持稳定,人民币在快速贬值后企稳。本文认为,2020年人民币汇率短期将随疫情形势变化波动,全年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但须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其他地区蔓延、蝗灾等事件推升全球经济金融风险,进而导致美元指数持续攀升的极端情形出现。  相似文献   

10.
温彬 《国际金融》2013,(1):54-57
2012年是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展望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尽管当前美元兑人民币1年远期价格显示人民币贬值2%,但我们分析认为,人民币将继续小幅升值、且更加富有弹性。一、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特征和原因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跌宕起伏,呈现出两大特征:1.汇率经窄幅波动、贬值再升值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和预期在不断增强,应该说,双向波动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为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11月30日~12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当日交易区间下限之后,12月16日  相似文献   

12.
李建军 《国际金融》2010,(12):29-31
一、人民币汇率在月末突然出现逆转1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几乎复制了10月份的情况,但这一走势实际上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了逆转(参见图1)。具体来看,从月初开始,出于G20首尔峰会即将召开的预期,人民币汇率逐渐走强。到11月12日,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攀升到6.6239,比月初的6.6886  相似文献   

13.
近期西方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甚至是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多次呼吁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可调整国际经济失衡的状况。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根据他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国际金融》2010,(2):29-33
一、市场情绪转为避险美元指数在2009年12月反弹5%以后,在2010年1月初经历了小幅调整,1月中旬后继续反弹至78以上。但12月的美元反弹与1月份的上涨有显著的不同。美股恐慌指数(VIX)在2009年12月由11月的21下跌至12月的18,显示市场对于  相似文献   

15.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2022年上半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如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宽幅波动,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外汇掉期全线贴水倒挂等,虽然其主要驱动因素多来自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与中美政策分化、俄乌冲突、疫情影响等,但这些因素对各市场的作用机理因时因势而异,有待仔细复盘。展望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走向何方?掉期点是否会出现结构性变化?高波动会否成为常态?在本期中,本刊组织专题,对2022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债券、货币、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作全面回顾,并展望下一阶段走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俊荣 《理财》2011,(6):60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9,一举突破6.5这一重要整数关口。这样的凌厉走势已非一日。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过关斩将,势不可挡,先后攻克6.55、6.54、6.53、6.52、6.51、6.5六大关口,为去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所少见。  相似文献   

17.
石磊 《国际金融》2009,(4):33-36
一、美联储认购国债打击市场对美元信心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会议决定购买高达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及7500亿MBS,此决议给美元汇率带来巨大抛压。当日,欧元对美元升至1.34,此为欧元自1999年诞生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而第二日更上升至1.36,美元对日元亦从98最低下跌至94.5。本次美联储正式形成决议超出市场预期,尽管日本和英国均出现央行大规模认购国债的情况,但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的决议撼动了市场对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的信心,这令美元指数由87暴跌至83。10~30年期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18.
石磊 《国际金融》2010,(4):31-33
一、美元强势阶段即将结束在过去的四个月里,美元指数升值了10%。是什么驱动美元走强呢?我们得到最多的答案是由迪拜弥漫至欧猪五国的债务危机,还有对英国债务危机的恐惧让资金回流至美元资产,还有人会回答,美国经济复苏远远强于欧洲,美元自然应该走  相似文献   

19.
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以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改写了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在全球目光中,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这也是时隔15年之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比价再一次回到“6时代”。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年来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已经累计升值4.47%。破“7”,已在市场人士预料之中。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走势格外引人关注。如何看待破“7”之后的中国经济,本栏目所提供的一组文章,是有代表性的观点。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重要的是应该采取顺势而为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升后贬宽幅震荡,相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统筹规划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