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界借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农民信教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具体说来,学者们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国农民信教热潮原因及主要特点、关于中国农村宗教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关于正确引导中国农民宗教信仰的对策措施等方面.没有农村宗教领域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因此,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就必须要首先消解掉农村宗教领域的各种不和谐因子,并从多方面采取对策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角度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对宗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宗教观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面对"宗教渗透"、"宗教热"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城市本身论述不多,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这对其城市观形成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关于城市起源、城市地位、城市生态、城市问题、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切入点.面对新的资本主义形势,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4.
彭柏森 《魅力中国》2010,(29):285-28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意识形态各领域的指导,就应该把实践的观点应用到各领域的研究中。对宗教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用实践去指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才能正确阐释宗教现象,解决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框架内,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大众化,即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传播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传播机制的制度性和长效性.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大众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当前,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升温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统一战线工作所面临的又一新课题。为此,在围绕该问题所进行的一个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及其特点,并从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角度入手展开对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升温的才教育,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宗教信仰进行科学的信仰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回顾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和讨论了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成因,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我们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既不惊慌失措,一概否定,也不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民收入滞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既有现实原因,也有深层的体制原因,应从体制约束、收入来源、地区差异等深层原因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生态论视角探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演进历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论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次生态演进所形成的四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全党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化演进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新疆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基础。认识宗教的本质方能在新疆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过程中辩清敌友,认识到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方能始终紧绷防范宗教渗透这根弦,认识宗教的社会功能方能正确对待信教学生,认识宗教的消亡规律,认清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长期性,理直气壮的宣传无神论是新疆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难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6,(1):131-132
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同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所有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反对土地私有化,他们认为土地私有是荒谬性的、不合理的,因而主张土地公有。实现土地公有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对于大地产要收归国有并交由农业工人组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二是对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应采取农民合作社的形式促使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当前我们应以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所有制理论为指导,继续坚持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反对部分学者提出的土地私有化主张;以新型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继续发展壮大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3.
肖贵清 《乡镇经济》2010,1(1):24-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这一过程的逻辑结果,二者相互依存、双向互动,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合,又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英国城市复兴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圆圆 《特区经济》2009,240(1):83-85
近十几年来,城市复兴已经成为了欧美城市规划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城市复兴的规划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对城市复兴产生发展的过程、相关理论以及实践进行综述总结的基础上就我国现阶段城市复兴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弘 《南方经济》2014,(6):93-98
对弱者表示同情、对不公正的事情表示愤慨,是人类显著的行为特征,行为经济学把这种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但从进化论角度看,这些带有利他主义性质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存在,却是一个有待解释的难题。通过计算机仿真,我们模拟了狩猎-采集社会原始人类合作劳动的随机演化过程。仿真结果显示,以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主要表征的人类亲社会行为与合作行为可以实现共生演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只有依靠“惩恶扬善”的双重机制,人类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合作秩序。在现代社会,这种机制就表现为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在维系社会秩序过程中不可缺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Literature analysing the interrelation of relig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uggests religion to explain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income. Religious communities foster economically conducive attitudes and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social capital, particularly under weak economic structures. This paper targets at 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religiosity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using survey data from Greater Sekhukhune in the Limpopo Province of South Africa. Using insights from religious studies withi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ural household decision-making, the authors estimate an income equation that includes measures for religious affiliation. While church membership per se does not reveal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ousehold income,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and robust relationship for membership in the Zion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practice of African traditional religion.  相似文献   

17.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宗教工作方针,由于其意思直观且简单明了,因而在实践层面似乎成为其他各宗教政策的落脚点和替代举措;但该方针所连接的法治和宗教两类现象均极为复杂,其内涵至今争论不休,且二者关系也十分紧密。本文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环节对该方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e tomato value chain in Indonesia has transform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assess this transformation here, focusing on small tomato farmers in West Java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their market-channel choices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correlates of those choices). These farmers sell to traditional village traders, urban and modern wholesalers, and supermarkets, and they have all invested heavily in irrigation and rely on external inputs. We find differences among farmers selling to different market channels. To wit, non-land assets—especially irrigation—are important to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permarket, or modern, channel, but farm size affects modern-channel participation only in high-level commercial zones (zones dense in infrastructure and near highways). We also find that modern-channel farmers earn more profit than farmers in other channels but do not necessarily use chemicals more intensively. Yet hardly any farmers sell graded tomatoes; the main ‘capture of rents’ goes to specialised and modernising wholesal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