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协作兴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康祝圣,李定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由美国发起的。但这一计划一经提出,它便超出了一国的范畴,成为全球性的共同事业、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有入称,它的实施标志着“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它是“左右21世纪国家竞争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个人计算机的高速增长、整个社会的网络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构成信息革命的三大基石,数字化则是实现信息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信息化比“计算机化”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今世界已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因之被称作“现代社会的先驱产业”。可以这样说,谁能够拥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谁便拥有了未来。因此,“信息高速公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不亚于过去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如何加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亟待解决课题!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工程决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能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的方式。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政府对建设信息产业日益重视,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中科院还专门成立了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高速信息网络专家组”进行发展我国高速信息网络的对策研究。为配合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我国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的以无纸贸易和电子交易为目标的“三金”工程,这是我国结合国情建立信息产业的重大工程。时不我待,加速发展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纪末号角已在共和国土地上吹响,它将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这里我们推出几篇文章,它们以不同侧面围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作出了思考,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场悄悄的革命它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味,但却无处不在。它出现在报纸书刊和电视屏幕上,也可以在电话谈话、光盘、油画、甚至动植物的遗传基因中找到它。它就是信息。“信息就是力量”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口号。信息的捕捉、操纵、传输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悄悄的革命。这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深刻变革将永远改变我们生活、工作、休闲的方式,其深远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高科技的范畴。它将修订经济竞争的规则,改变综合国力的对比。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地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信息革命即将来临不久前美国大西洋贝尔电话公司宣布以330亿美元收购电讯通讯公司,标志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的建设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场信息革命将在未来10-20年内深刻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和家庭、个人的生...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发达国家对世界争夺的重心已经从物质、能量领域转移到信息领域,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已经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摆开阵局。美国继“星球大战”计划之后,现在制订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对信息领域制高点实施全面控制和全面占领,并力图主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方向。这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展开的大战,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为洞悉这场信息大战的前景和结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潜力、特征和功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构筑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薛立世界性趋势当今,世界上一场以兴建多媒体、数字化、高速度、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要内容(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拉开序幕。1993年9月,克林顿上台伊始,即提出美国将用20年时间,投资4000—5000亿美...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以来,一场以建设数字化大容量的多媒体传输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纷纷制定并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亦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制定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筹措资金,积极实施,我国的台湾省也已开始行动。“信息高  相似文献   

9.
一、概论目前,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其发展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前所未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竟争,其根本是科学技术的竟争,是信息的竟争。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掌握了主动权。这次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浪潮的出现,就是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贫富的划分将以信息的拥有量为重要标准。因此,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必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地影响。信息高速公路的实施,对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来说,其影响相当大,它不仅影响图书馆本身的…  相似文献   

10.
1954年出生的方宏一,是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工程部主任。这位少年时代即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鸿鹄之志的“剑客”,完全有理由骄傲:1998年5月提出“肢解中国电信,扶持中国联通,组建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高速宽带因特网”三大建议,1999年2月11日、14日国务院两次办公会议正式启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改革,三大建议从而成为中国新的信息产业政策革命的核心基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个新名字“信息城市(DigitalCity)”崭露头角,国外发达国家一些城市的“信息城”计划已经或正在实施。我国也正在推行城市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我国率先全面开通的上海信息港(上海科技网)已成为我国建设大城市和大中城市城域网——城市信息高速公路的典范。同时,苏州市  相似文献   

12.
《开放潮》2000,(2)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杨重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梁本凡指出,第三次城市革命正在悄悄到来。它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将是,信息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而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开始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发展以人为中心,并进入个性化、分散化发展时代。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存、共生、共荣的“三共”和谐发展状态、第三次城市革命也不例外。引起第三次城市革命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  相似文献   

13.
对于张剑颖这位戏剧界的革命前辈,我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他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而且多才多艺,成就卓著. 其戏剧佳作《黄花岗》,我是一读再读,感触颇深.《黄花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经典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博大的文化胸襟与广阔的历史视野,我每读一次都能得到新的感悟和思想启迪,都能听到那“一朝野火忽燎原,拼把崔嵬轻葬送”的彻心裂胆的呐喊,都能感受到那一代革命先贤誓为国家“雪大耻,振积弱,臻强盛”的革命豪情.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经济的兴起,世界经济又将迎来一次新的革命。面对信息经济,发展中国家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吗?中国在此大环境下如何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和迎接挑战呢?本文对此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一、湖南应尽早成为旅游强省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能开拓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力、体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发展旅游消费,正是为了…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革命三大支柱的数字化、光导纤维和计算机,连同网络化一起构成新世纪高科技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各国信息和文化产业必须进行的基本建设.由于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信息高速公路上最大的信息源,因而图书馆的数字化就成为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 以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对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国科技界,企业界立即关注、研究。我国政府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相应的计划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中,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与收集、贮藏、研究、运用科技信息的科技情报机构息息相关。如何抓住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在未来"高速信息网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源和收集、分析信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平台的构建是网站建设的核心      (一 )“网络”、“网站”、“平台”的内涵及联系   信息网络,包括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 (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平台和采集处理、加工、制作信息的资源平台 (信息平台 )。网站是指网络上的“节点”,是搭载于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制造系统。平台是构成网络的核心,包括物理平台和信息平台。就像“高速公路”上既有大大小小的“车站”、“车”和南来北往的“货物”一样。这穿梭于各个“车站”及“路”上的“车”,就叫“网站”。这个“车”有两部分构成,一是“车”本身;二是“车”上的货物。这拉运“…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2001,(1):31-32
自1995年因特网开始普及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令人惊叹。一些科学家认为“因特网革命”把20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诞生和应用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计算机、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新产业革命。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超过200年前以蒸气机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100年前以电力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和数字地球这三个概念的提出更是把这场新产业革命推向了高潮。面对时代发展潮流,江总书记指出,未来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定要以信息化带…  相似文献   

20.
《海南经济报》5月5日发表张国平的文章,题目是:“信息高速公路”与现代市场经济(兼论大特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内容如下: 一、本世纪七十年代始,一场划时代的变革—“信息革命”在太平洋的彼岸悄然生成;八十年代后期,这场变革在美欧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速度较快、国力较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呈紧锣密鼓的推进态势;进入九十年代,我们在太平洋的此岸已清晰地听到这一滚滚大潮的拍击声,并感受到了它那强劲的召唤力。这是一场在时空上跨跃下世纪中叶、架构东西南北的人类社会的气势空前的磅礴的变革。 当前,这场变革的思路已臻成熟,那些先行的国家和地区将此冠之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具体地说,这是一个以现代化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光纤传输文字、声音、图像的信息网络。它可融现在计算机联网服务、电话、有线电视、无线通讯系统的所有功能为一体(亦称“多媒体”),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