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在泰国首先爆发,迅速向该地区其它国家扩散,并引发了亚洲和世界股市的急剧动荡。危机几乎扩散到亚洲主要经济开放国家,成为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经济危机。本文将从危机性质的演变入手,分析危机对发生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走势。一、东南亚危机的性质演变从性质上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经历  相似文献   

2.
继台湾、香港在60、70年代实现经济起飞后,祖国大陆经济在80、90年代也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暨香港卓有成效的经贸合作推动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经济都上了一个台阶.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视为一个整体,称之为中国经济区,认为该经济区将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今后10年将成为全球经济的"第4极".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影响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从上世纪未至今。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仍未退去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年由泰国货币贬值为导火索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横扫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2日,以泰国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为标志而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波及韩国和日本,形成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对我们有何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半年多来境内外经济界议论很多,现将一些重要看法综述如下:从去年2月起,国际金融投机家对泰国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攻击,到7月份,泰国政府已无力维持,不得不放开汇率,泰株大幅贬值,引发了东南亚金融动荡。先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接着是新加坡、韩国、台湾,最后是香港,都受到了影响。到IO月份,台币贬值8%,香港在受到投机家集中攻击时动用了1000亿港…  相似文献   

5.
从80年代末开始,台湾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大幅增加,至1997年底止,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已逾3.7万项,投资祖国大陆的资金超过300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40%.在对外投资的台湾企业中,有3/4的企业在祖国大陆有投资,祖国大陆成了最受台湾企业欢迎的投资场所.这使台湾当局深感不安,为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设置层层障碍,呼吁企业转向东南亚国家投资.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亚洲各国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外向投资型的台湾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生存发展空间,举棋于"南向"东南亚与"西进"祖国大陆之间,莫衷一是.然而,在诸方面的利弊得失权衡之后,不难得出结论,祖国大陆仍然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6.
1998年由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亚洲经济危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虽然祖国大陆和台湾受这场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但同样面临着发展科技、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调整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祖国大陆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台湾也提出了"科技岛"计划.  相似文献   

7.
蒋嘉莉 《中国经贸》2010,(18):15-15
自1997回归以来,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外围经济变坏的影响.但是在内陆强大的经济支持下,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而向上的发展,内陆和香港的紧密合作和流通极大的推动着香港经济的繁荣。本文通过对香港近年来经济数据分析,结合CEPA协议出台效应,进行若干分析,作出港陆经济发展依存关系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才基本结束。从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虽然,这些年对亚洲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讨论,但并没有从最深层次的角度找到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今世界在金融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力图从经济利益关系角度,结合东南亚各国的实际,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新的反思,以对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警惕亚洲经济危机的卷土重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动荡,并最终引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首波受难者是东南亚国家,随后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等国也都遭受了这场金融风暴的袭击,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而引发了相关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整顿银行不良债权,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出口,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由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亚洲经济危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虽然祖国大陆和台湾受这场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但同样面临着发展科技、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调整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祖国大陆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台湾也提出了“科技岛”计划。由于两岸特殊的地理、人缘、文化关系,尤其是两岸经济的交融,使得两岸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面临着共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两岸科技界和企业界应在研究和考虑两岸科技发展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两岸科技的综合优势,加快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步伐,团结…  相似文献   

11.
余爱军 《特区经济》2004,(11):31-33
由于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经济在1998年出现收缩。在2000年香港经济基本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0.5%,是198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在全球IT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下,2001年香港经济再次收缩,生产总值只增长了0.6%,2002年香港的经济显著回升,比2001年增长2.3%,2003年香港经济继续趋于回升,经济增长3.1%。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壮大。加上中国1997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声誉,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我国周边接壤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2008年以来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深化,  相似文献   

13.
去年首先在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继而发展成东南亚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扩展为亚洲金融危机,其震荡不仅涉及亚洲国家和地区,而且还波及到全球经济。这场危机对河南省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河南外经贸的影响 (一)关于外贸出口的影响 1997年河南外贸出口总值22.3亿美元,其中,对亚洲地区出  相似文献   

14.
越南金融经济已有一段时间,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成为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今天越南爆发的货币汇率危机和必定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完全就是1997年泰国货币汇率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重演。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就在10年前香港正式回归的第二天,国际投机基金开始攻击泰铢。引发了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香港刚刚回归中国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炒家索罗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得手之后即利用对冲基金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使香港的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与国际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王丽 《辽宁经济》1999,(6):29-29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区内多个国家受到冲击,现在区内国家经济普遍处于低谷,对我国的出口和经济发展也造成很大影响。透过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可以从中思索到以下几个问题: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自70年代后,许多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受美国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尚未平息,韩国又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相比,韩国金融危机明显具有震动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再次给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对韩国金融危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从中汲取教训启示,无疑将有助于我国金融安全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成因1、金融机构滥发商业贷款,呆帐、坏帐居高不下韩国银行滥发商业贷款是造成韩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最为典型的是韩国证券银行把贷款大量发给一些经营不良的公司,如韩国30家证券银行共向韩国6家大中型企业集团提供6万亿韩元(约合5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常用国内通货膨胀率表示)和对外价格(常用汇率表示)反映一国内部与外部经济运行状况。香港欲同时达到对内低通货膨胀率水平下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对外汇率稳定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实现港币内外价格协调。 香港经济自1983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后,保持了快速增长,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巩固。但在小型开放经济体系下,港币与美元的单向固定汇率也给香港经济内外均衡带来诸多压力。自1997年7月冲击东南亚各国固定汇率制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巨额国际投机资金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8月两次攻击香港联系汇率制。为维护港币对外价格的稳定,香港货币当局大幅提高利率,引起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下挫,进而影响到内外经济平衡,联系汇率制内在矛盾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19.
花荣 《现代乡镇》2012,(7):32-33
回归后不久亚洲金融危机不期而至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在泰国揭开了序幕。泰铢大幅度贬值,东南亚各国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至韩国、日本也受到泰国的影响,纷纷宣布货币贬值。香港作为一个亚洲金融中心自然也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20.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制定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开拓农村市场无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自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10年,适应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中国及时调整“三农”政策目标,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本文对最近10年中我国“三农”政策演变的背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展望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