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央银行调节经济周期和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利率政策有效性及阻滞因素研究的回顾,提出利率政策阻滞因素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对未来中央银行更有效率地利用利率政策干预宏观经济和维持其良好运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利率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购房者的需求,抑制开发商对房地产的投资规模,并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业的结构优化,对于保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对我国目前房地产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利率调整对房地产的影响有限,还需要辅之以其他政策手段,如税收政策、住房制度、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启动对我国货币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整个经济金融发展滞后,货币市场基金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加重货币市场的分割性,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政府应完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监管的合作,健全整个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国外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经验教训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以中国人民银行日拆性贷款利率和我国银行间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对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对再贷款政策的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性和非对称性。同时,不同的再贷款政策导致迥异的调整速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寻租和公共选择经济学的视角理解我国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行为--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中央银行的部门利益决定了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行为.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广泛的寻租行为将对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开放因素阻滞了利率政策的效力。利率政策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制度的相应变化。针对利率阻滞因素的存在,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科学管理资本流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着力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8.
吴隽 《西部金融》2014,(10):28-32
近两年来,资金利率保持较高水平,货币基金产品和渠道创新推进较快,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将导致金融脱媒深化,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和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带来挑战,并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实现。本文介绍了货币基金产品的主要类型和业务模式,分析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银行间货币市场看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回购市场已经由几年前相互分割的状态逐步转化为联系日趋紧密的市场,两个市场的利率关联度正在增强,交易主体类型更加多样化、数量正不断增加,市场交易金额迅速增长。其利率能够初步反映期限、风险的差别,但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纵观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货币经历了从物物交换到电子货币的形态演变,每一次演变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人们对货币形态特性的更高追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职能。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并以优质特性,成为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应从战略视角进行考量和谋划,准确分析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基础,深入剖析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密切跟踪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循序渐进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利率传导途径的有效性决定着货币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否。运用IS—LM模型,分析影响均衡利率的相关因素,研究货币政策利率途径的传导效应,可以看出,利率传导作用高效发挥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准确控制真实货币存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养老、医疗等福利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不断增强企业和居民的风险意识及对利率的敏感性,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等,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次利率调整并非以宏观调控为目的而进行的主动性调整,更主要的是为适应通货膨胀变化而被动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很多经济学界的人士不断强调目前货币政策调控中应当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也就是更多地通过利率的调整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但中国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较低,利率做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传导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数很多,因此市场往往会高估利率调整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实际作用。在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当中,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比利用非市场化的利率进行宏观调控更切合实际。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最大障碍是微观主体对利率的定价能力仍相当弱,微观主体在与央行对利率决定的博弈中处于完全的弱势。非常可喜的是,此轮加息争论热潮之中,管理层除了选择加息和扩大存贷款利率波动范围之外,在培养市场的价格决定能力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下利率、汇率传导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不流动、不完全流动和完全流动这三种宏观环境下,货币政策对于利率与汇率传导途径有所不同。本文在介绍资本不流动和完全流动条件下利率和汇率两个典型模型基础上,尝试给出了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利率和汇率模型,并对我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利率逐渐市场化,利率体制逐渐健全,利率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考察利率变化对市场主体产生的影响,对1984年至2008年我国利率、储蓄、投资、消费及国内总产值的年度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利率机制对市场主体影响的传导渠道除消费外均存在阻滞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利率政策为核心,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中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工业行业层面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即着重探讨八个工业行业对利率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并导致行业层面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之谜"现象,而利率政策的变化确实能够对行业层面的"价格之谜"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西方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央行在利率政策操作中所普遍采用的利率平滑操作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具体阐释了利率平滑行为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我国利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可以借鉴利率平滑的政策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出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近年来我国名义利率水平出现了比较显著的波动性,我们需要利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来估计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从名义利率的弹性轨迹上判断利率政策的作用效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目前没有出现显著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在本轮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名义利率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转变;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用协整VAR模型,对以同业拆借市场为例的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利息、利息率和市场利息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息本身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其资本性质属于高利贷资本。当利息率出现,表明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其资本成为借贷资本。利息率是由工商业剩余价值所调节的,市场利息率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