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蜡,具有熔点高,稳定性强,防潮、防腐、防锈和润滑、着光等特点,是国防、尖端科学、精密仪器、医约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也是我国换取外汇的传统商品。四川放养蜡虫和生产白蜡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产量占全国90%以上,而南充地区又占全省50%以上,是全省和全国的重点产区。因此,积极发展白蜡生产,不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而且对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许多专家纷纷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大力开发资源昆虫产业。什么是资源昆虫呢 ?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 (分泌物、内含物、排泄物等 )或昆虫虫体本身可作为资源被人类利用,具有特殊价值的一类昆虫。资源昆虫大体上包括工业原料昆虫 (紫胶、白腊、五倍子、胭脂虫等 )、产丝昆虫 (蚕类 )、产蜜昆虫 (蜂类 )、药用昆虫、授粉昆虫、观赏昆虫 (蝶类等 )、环保昆虫 (粪金龟等 )、天敌昆虫等。   昆虫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昆虫分泌的物质,如紫胶、月蜡、五倍子、胭脂红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昆虫毒素和昆虫内含物是重要的药物;昆虫…  相似文献   

3.
凉山地区在前近代时期是脱离国家治理的边缘地带,养殖白蜡虫促成了若水流域与岷江流域之间的联结。民国时期,在外部力量的介入下,凉山开始种植鸦片,并取代了早期的白蜡虫经济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凉山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却又因政治制度的落后与鸦片经济的畸形,在保守与变革的双方力量拉扯中造成了不同文化折叠在一起的畸形重构。  相似文献   

4.
巧养蜈蚣     
山东省曹县位湾镇昆虫养殖场发展蜈蚣养殖,两年带出两百个蜈蚣养殖万元户,并把昆虫的捕养技术传授给了全国18个省市的300多名求富者。1995年,青年农民闫锋通过信息了解到昆虫养殖前景广阔,经多方考证,决定闯冷门,养昆虫,创办了昆虫养殖场。他多次远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采集蜈蚣、水蛙、蝴蝶、蟋蟀、螳螂等多种昆虫。在众多的昆虫项目中,他采取了多中选优、优中选特、特中求快、快中求稳的方法,筛选出蜈蚣养殖项目作为他的主导项目。因为蜈蚣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入药可以治疗结核、肿毒、癌症等…  相似文献   

5.
黄粉虫养殖因其投资少、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昆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  相似文献   

6.
<正>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公斤/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  相似文献   

7.
11月15日,由农业部渔业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水产养殖中心(NACA)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对虾健康养殖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FAO、NACA、中国、泰国、印度、厄瓜多尔和越南的70多位政府、科研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西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是以林下养殖泰和乌鸡为特色的复合农业系统。林木(农田)为乌鸡提供可食草本、昆虫,林地(农地)提供栖息环境和土壤动物,为乌鸡品质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乌鸡觅食活动加速养分循环过程,鸡粪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该系统包括16个镇、6个乡、2个垦殖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 在农村栽植的水生植物(茭白、莲藕、水稻、水芹、荸荠、茨菇等)水域中有许多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以及许多浮游生物等,资源十分丰富,可用来养殖田螺,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还可大大减少投饲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养猪场(户)实施健康养殖是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本文利用山东省等9省(区、市)653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文化程度、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优质猪肉供应链和对健康养殖的认知以及政府是否宣传并提供支持6个因素对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决策者的年龄和养猪场(户)是否符合标准化养猪场的要求对其健康养殖实施意愿有负向影响;养猪专业户比规模化养猪场更愿意实施健康养殖。这一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实施生猪健康养殖、提高猪肉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花卉产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也存在着横向扩展过快、纵向挖潜不足的问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兴花卉生产国哥伦比亚、肯尼亚、马来西亚已分别成为全球最大的康乃馨、玫瑰和菊花的生产、出口基地,印度、越南等国也在迅速崛起。中国花卉产业应该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创新,建立经营型行业协会,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引导资源禀赋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农业生产潜在影响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地贪夜蛾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全球性入侵昆虫,从2019年1月云南确认发现该虫入侵,截止2019年6月初全国已查实虫害发生面积22.8万hm2,涉及18个省(区),并对黄淮及北方玉米主产区威胁巨大,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为初步评估该虫入侵可能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潜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以草地贪夜蛾在全球分布和中国发生现状为基础,从生物学特性、入侵过程、为害程度、侵染特征等方面开展适生性分析,并对其在我国分布区域进行界定。[结果]我国侵染作物的部分侵染特征与国外研究不同,可能是草地贪夜蛾作为一种新的入侵害虫,在我国其发生规律还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摸清;根据适生条件分析,推测出该虫在我国可能的时空分布。[结论]目前,依托我国防治迁飞害虫的技术储备、实践经验和高效的科研推广机制,按照农业主管部门统一布防调控,草地贪夜蛾只会在各地发生为害,不会大面积连片成灾,总体可控。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可以实现可持续的防治解决办法,满足我国可持续农业及食品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包平 《中国农史》2006,25(4):31-37
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刚刚过去的百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回顾20世纪的发展轨迹,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曲折动荡的苦涩。也有辉煌成就的慰藉。本文以20世纪中国农业教育的思想变革和学制发展为主线,尝试将百年农业教育划分为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4.
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箭 《中国农史》2006,25(2):22-29
古代非洲埃塞俄比亚人发现了咖啡,中世纪阿拉伯人栽培了咖啡。中世纪晚期,中国人促进了咖啡从神饮药饮转变为大众休闲饮料,土耳其人发明了咖啡正宗科学的饮用法,印度人参与了传播咖啡。在地理大发现时代(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欧洲人把咖啡传遍全世界;此后又将咖啡馆文化发展得最繁荣。所以非、亚、欧人民都为咖啡发展为今日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做出了贡献。晚清咖啡传入我国,民国在华已站稳脚跟。改革开放以来咖啡饮用开始在中国流行,并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咖啡文化。  相似文献   

15.
China was the first developing country to introduce Bt cotton on a large scal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economic analysis of Bt cotton production by small-scale farmers in China. Data were collected in 2002 in Linqing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comprised a season-long cotton production monitoring with 150 farmers and complementary household interviews. For quality assessment, the Bt toxin concentration of the various Bt varieties used by the farmers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plot. All farmers were growing insect resistant Bt cotton varieties. Yet, they sprayed high amounts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out of which 40% were extremely or highly hazardous. The paper review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herent to impact assessment of crop biotechnology and identifies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failure as possible reasons for continued high pesticide use. Using the damage function methodology the coefficients for both damage control inputs, i.e., Bt varieties (measured as toxin concentration), and insecticide quant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Results show that absence of enabling institutions and lack of farmer knowledge can considerably limit the benefits of Bt cotton for small-scale farmer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to include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二十世纪一百年为研究时段,从大豆生产着手,系统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变迁的历史过程。指出二十世纪一百年中国大豆生产水平增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幅超过历史上的几千年,其最主要的动因是技术进步,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是科技的体制化,正是科技体制化使得大豆生产技术创新由传统农业的经验方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实验方式,创新的质量较之以前迅速提高、数量快速增加、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1978~2016年全国各省玉米生产成本数据,对影响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对策分析。[方法]将全国20个玉米种植省份划分为5个区域,在分析区域玉米生产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测和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法,对影响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物质资料投入、租赁作业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生产规模是影响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物质资料投入、租赁作业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与之呈正相关关系,生产规模则与之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变量对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结论]劳动力投入和物质资料投入对全国各区玉米生产成本均产生显著影响,租赁作业投入和生产规模则主要对北方产区产生显著影响,对南方产区影响并不显著。据此,建议扩大玉米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物质资料投入效率;优化农机具使用补贴结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estimate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in Chinese industry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that seek to improve on earlier estimates in several respects: better data series are developed for capital and labour;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estimated with fewer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and corrected for serial correlation; and the TFP estimates are adjusted for cyclical fluctuations. The paper also offers a broader than usual interpretation of TFP growth. Its main findings are: (i) that over the whole period 1952–2005 the main source of industrial output growth was capital accumulation; (ii) that during the period since 1980 TFP growth also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industrial output growth; and (iii) that TFP growth in Chinese industry accelerated from the late 1980s,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ownership and increased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黄小彤 《中国农史》2006,25(1):82-91
乡村工业示范是抗战结束后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资助下建立的一个农业善后项目,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倾向于使之能为善后救济生产物资,而中国人则希望由此能促进中国乡村的工业化。结果,示范组未能有效的实现生产救济物资的目标,却为乡村工业示范做了大量的准备。联总结束后示范组改为示范处,示范处则明确了促进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宣称不再具善后救济性质,并积极开展了以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工业示范活动。然而,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趋于恶化,乡村工业示范事业最终黯然结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资源现状的分析 ,预测 2 1世纪南方四省 (区 )森林资源将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分析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制约资源发展的因素 ,提出提高林分生长量 ;提高林地利用率 ;提高造材率、出材率 ;节约使用资源 ;加强“三防”工作 ;进口木材等具体措施 ,并确实解决林业比较利益低、税费负担重的问题 ,走规模经营、产业化道路 ,森林资源才可能走上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