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要积极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国有企业投资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民营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必将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中小国企重组的积极性,2000年也必将成为民企重组中小国企年。 民企参与中小国企重组意义重大 在当前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广泛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既有历史意  相似文献   

2.
培庆 《上海国资》2000,(4):22-26
春风又暖江南,在万物复苏的气息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止住了先前的颓势,开始了强力攀升。竞争性产业"国退民进"的战略调整,中央决策层开发大西部等一系列新举措,都强烈表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适逢一个难得的大好时机。上海工商联的一位权威人士这样描述"民营经济"前景,她说,十五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到,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用多种形式扶小带小,从上海的情况看,小企业的概念就是一个非公经济的概念,市领导也一再强调,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胆子更大,步子更快。从整体发展的状况评判,上海民营经济实力尚弱但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现在还比较小,但潜在的能量正在逐步释放。民企的市场意识本来就非常强,现代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手段进步得非常快,可以讲,"国退民进"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广阔空间。然而,面对如此机遇,上海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是如何想的呢?他们在"进"的抉择和"进"的过程中,又碰到哪些头疼的难题,这是政府、也是其他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专访。"国退民进":从抢一个面包到烤出更好面包中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把"国退民进"与"面包"扯在一起,以此来形象阐明"国退民进"对国企与民企的发展是一个共同机遇,他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  相似文献   

3.
应焕红 《浙江经济》2014,(23):10-11
国企和民企融合将是国企和民企关系日益重要的基本趋势。在浙江,国企民企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要进一步发挥国企资源优势和民企灵活机制,形成和巩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作共赢、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被进一步得到重视,加强内部管理已成为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外部发展能力,使其竞争优势得不到有效提升。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全面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相应策略,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质的突破,它无疑会对我国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对山东省而言,尤具特殊意义。山东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国企成份偏重,又由于横向比较看山东国企业绩不错,这就使得国企犹如一棵棵大树,遮住了阳光,使得在其阴影下的民企很难发展。山东是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解决城镇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外国商品更容易进入我国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中小企业来讲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中小企业以往所能获得的各种保护也逐步消失,这加大他们的经营风险和困难,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受到挤压和威胁。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应尽快转变观念,从原来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转变到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如果民营中小企业能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国际化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对民营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经营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民营中小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策略要考虑的因素 民营中小企业应在考虑自身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唐克敏 《改革与战略》2014,(2):85-88,140
文章通过对国有经济地位、行业分布、国有经济控制力、空间分布和国企效率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简要归纳出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中存在以下五个问题:经济实力亟须提升,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私有经济相对不足;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弹性不足;国企效率需要提高,国企管理中可能存在资产导向等。文章在综合思考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北省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基于客观现实,对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的企稳贡献了至关重要的力量。然而,经济刺激方案向国有企业严重倾斜的取向却使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与此同时,在企业领域亏损国企并购盈利民企的“国进民退”现象的时有发生,更给刚刚复苏的经济增添了新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民营中小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所作出的贡献日益显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不足成为抑制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对其表现出的问题做一考察,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民”进退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瑶 《辽宁经济》2013,(5):42-43
近年来,有关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国进民退"观点引发广泛争论。本文基于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性质差异对比,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国进民退"现象的表现机制和国企民企之间关系的未来走向,并提出了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央企能否经营房地产不应以主业和非主业来分。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锁定在三个行业和两类重要骨干企业。国企应为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保值增值。国企应退出竞争领域,不与民企争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成功的民企很多都是短期内靠机遇和制度优势发展起来的,其资产年增长率可以达到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这种客观机遇造成的“发展神话”,使得民营企业家在二次创业中具有超常的自信心和过度的“增长欲”。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与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海慧 《特区经济》2010,(2):143-145
民营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社会责任决策,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构建了一个企业成长的CSR压力与动力的短期动态平衡模型,解释了短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范围,并进一步提出了民营中小企业CSR与成长空间的长期蛛网模型,解释了CSR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不要一味强调做大,只有先做强才能达到做大目的。”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日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民企占了大多数省市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些企业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好做强和做大的关系。对企业来说,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关键。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域,更要如此。而持续增长的前提是专业化的分工,在这个背景下做强企业,而不是一味地做强后就一定能做大,不至于被风险打倒。有一些小企业看到市场机遇,恨不得把所有的订单都接下来。下一轮的投资安排也是按最高订单安排,随后出现资金紧张,不得不砸锅卖…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伟大成果之一。随着国家“十五”期间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将从一些非战略性,竞争性行业退出,在这些行业国企民营化成为了一种趋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为非公有制经济破除了体制上的障碍,民营经济可以与国企、外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西部大开发使东南沿海及国外客商纷纷把目光转向西部广大地区,一些出身西部的民营企业在外地民企带动下,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国内外对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中小企业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但在科技创新领域对民营中小企业所做的研究极为缺少,民营中小企业几乎被排挤出了科技创新研究的范围之外,特别是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遇到的难点更是少有学者关注,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和从西部的需求出发,在战略上调整了国有经济布局,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推行了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让出了一条大路。这不仅为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放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新疆中小企业也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8.
宁创 《宁波经济》2014,(12):38-39
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混合所有制都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道路。最近一段时期,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消息再次密集传出,从中央到地方亦有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向。宁波有着民营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民企的发展更是宁波最为敏感的关注。“混合经济”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宁波民企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宁波民企又将如何应对等成为各方关注焦点。10月,宁波市政协、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宁波分会联合举办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宁波民营经济新机遇”论坛,邀请了省政协陈小平副主席、市政府陈仲朝副市长、宁波市国资委副主任史庭军、宁波工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敏、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卫,政府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协、企业家代表以及部分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参加,论坛由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陈炳水主持。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选择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以经济合作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发展能力,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健康发展。在企业调查中,有3个案例记忆深刻:有一个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各占50%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连续7年保持高速发展,每年30万辆微型车产销两旺,成为"国企与民企在汽车行业结合的良好典范"。究其原因,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合了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和民营企业机制灵活  相似文献   

2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营权的开放,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竞争压力。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候有所发展,改变由于竞争带来的国内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的挤压和威胁,就必须改变中小企业原来的观念,由原来的"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转变为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化经营的策略。中小企业虽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只有进行国际贸易,才能引导中小企业开拓更加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众多的资源,给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够持续下去,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