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货币发行量和能源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短期及长期均衡关系,结论表明:货币发行量(M2)和能源价格具有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与货币发行量对能源价格的影响程度相比,能源价格对货币发行量的影响程度较强,即在短期内货币发行量的变动没有显著地传导到能源价格变动上。  相似文献   

2.
如果按照美联储负债计算,从2008年到现在的6年间,美元基础货币发行量从9000亿美元增长到4.48万亿美元,注水比例接近500%。而且,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将保持这个4.48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数量,不增加、也不减少。  相似文献   

3.
徐俊 《上海国资》2011,(1):40-41
企业信贷形势,主要取决于明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而货币政策走向,已渐趋明朗。即无论是目前物价上涨趋势和近两年的货币发行量,还是对输人性通胀的担忧,2011年政府都会适度控制货币的增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普遍上涨问题日益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货币发行量多年的持续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引起的消费者心理恐慌.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组合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5.
李静轩 《中国经贸》2009,(16):22-22
一.有关金融与经济的理论争论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Joan Robinson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超供给与资本物匮乏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浅析谭金平一、引言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增加,而物品与劳务数量未成等量增加,或增加得少,导致货币数量多于商品、劳务数量的总和,影响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改革至今的通胀状况是呈上涨趋势的,且一...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工作:1.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2.千方百计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3.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基本平衡,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  相似文献   

8.
美元"双降" 由于美国长期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影响体现在货币发行量上,自1995年以来到2006年,美国M3增长了约2.3倍左右.美元开始在全世界泛滥.  相似文献   

9.
<正> 物价,特别是消费品价格,是制约货币收入向实际购买力的转换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货币发行量既定的条件下,物价普遍上涨率是测定一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标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降低,一是因货币的过度供给,二是因物价的上涨,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就物价而言,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即不仅通过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各国生产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经济增长,而且又通过个人消费品价格的消长,影响各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这种双重作用,往往使各国政府在物价问题上面临两难选择: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中,是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还是首先满足个人消费?这一难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应影响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对货币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目前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国外资本尤其是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扩大货币供应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它不仅直接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而且还对货币供应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更突出地体现了货币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美欧之间相均衡和相抗衡的实力、规模,使美元单一货币主导国际货币格局的局面面临挑战;但美国强烈单极世界主宰的理念必然加大与其他货币的竞争,进而使国际金融领域的较量愈加激烈。而美国经济10年的繁荣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财富,更产生经济金融战略超前带来的经济金融效应,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冲击的扩大,也表明世界经济对美国经济依存的需求,使美元货币作用进一步强化,货币竞争中,美元长远战略意识起到重要作用与影响。展望国际金融前景不可掉以轻心,潜在的风险不可低估美元资产价格的波动与调整将会影响国际金融的稳定,并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具有影响,这是经济金融层面都值得关注的重点,且难以预料和判断,值得关注与跟踪。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按照美联储负债计算,从2008年到现在的6年间,美元基础货币发行量从9000亿美元增长到4.48万亿美元,注水比例接近500%。而且,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将保持这个4.48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数量,不增加、也不减少。这到底是什么概念?难道现在的5美元相当于2008年以前的1美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尽管欧盟在其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经历重重困难,但单一货币的如期实现已成定局。货币联盟的建成,对国际货币体系及我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欧元作为欧盟的单一货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对国际货币领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国际货币格局将出现两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持续了1/4世纪以上。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单极货币格局宣告结束,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多元化,但是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欧盟实现统一货…  相似文献   

14.
黄忠民  高珂 《中国经贸》2009,(16):249-250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也连年增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还是货币供给的增加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了。本文将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选取1986到2007年共22年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于长期停滞的泥潭。作为应对措施,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从影响日本货币乘数的因素入手,分析了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超发的现实情况出发,介绍了货币超发的原因,并对货币超发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缓解我国目前货币超发问题的对策:解决权利失衡问题;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控制货币供给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供给;调整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7.
《环球财经》2010,(10):6-6
1968年,后来成为法国总统和欧元战略家的吉斯卡尔·德斯坦,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表一篇重要演讲。他说:“简而言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对世界整体经济和各国经济,皆有异常深刻之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各国经济之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所有国内经济政策,美国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严重的现状,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Evjews5.0对我国2009.01-2011.10期问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农产品价格指数、M2的发行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外汇储备等因素是影响此次通货膨胀的发生的显著性因素,并提出了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不合理需求、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等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本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货币供给中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形成交互影响,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日渐疏远,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多值对应,用贸易占比法测定开放度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中央银行对货币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力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传统经济、金融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了当代经济金融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倪克湖同志新近出版的专著:《货币供求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在比较、分析、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  相似文献   

20.
内生货币创造过程:理论阐述写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中性假设必然导致货币外生性的结论。然而,这种普遍被认为是正统经济学的观点遇到了另一种替代的货币分析方法的挑战,这种替代的货币分析方法即内生货币创造理论。如果以内生货币创造理论的角度去考察货币创造过程,并考虑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将增加我们对经济活动的理解。本文试从内生货币的本质入手,讨论内生货币的创造过程,并用中国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