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婷 《21世纪商业评论》2009,(11):126-126,128
1994年底,索尼公司常务董事出井伸之(几个月后升任索尼总经理)提出了一项“黑白棋计划”——收购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注: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以下以“苹果”简称苹果电脑公司),希望利用苹果的品牌效应强化索尼的IT产品,并一举确保索尼PC技术和OS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3.
《电脑采购》2006,(5):5-5
精细的做工 我一直认为.从外观就可以判定一件电子产品的好坏。这可不是以貌取人。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时尚的随身物品.它的外观直接反映了主人的品位。  相似文献   

4.
万犀聪 《国际广告》2009,(4):119-121
有人说,索尼随身听引领了20世纪音频播放器的革命。然而,从2001年10月23日开始,苹果公司携带iPOd入市了,一个新概念mp3将音乐播放器市场彻底颠覆。从此,苹果一发不可收拾,索尼却鲜有人问津。不过,索尼并没打算放弃这块市场,面对iPod的强劲市场攻势,索尼独辟蹊径,谋划了一场以整个城市为平台,集地理环境、网络广告、博客、视频、户外广告于一体的整合营销推广活动——“记录你自己(RECYOU)”。以整个城市作为传播背景,索尼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5.
6.
7.
从年初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各厂家的3D电视竞相亮相开始,由《阿几达》引发的3D热潮已经由电影到游戏再到电视,在整个产业链垒线蔓延。4月20日,继此前LG和三星接连在北京推介其3D电视后,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也举行了“索尼3D世界”电视新品发布会。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索尼除了发布两大系列三个型号应用LED背光源的3D液晶电视外,还有最新一代蓝光播放器、3D蓝光家庭影音系统等产品。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为把彩电打入美国市场而绞尽脑汁,在当时的美国人眼里看来,索尼彩电是受人歧视的杂牌货,为此,索尼公司国外部部长卯木肇先生费尽心机,但一筹莫展。一日,他偶然经过一处牧场,当时夕阳西下,飞鸟归林。一位稚气的牧童牵着一头雄壮的大公牛走进牛栏,一大群牛紧随其后,温顺地鱼贯而入。眼前的景象使卯木肇先生灵感大发,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08,(8):33-35
2008年7月11日,备受关注的苹果公司最新手机3G iPhone开始在全球发行。在纽约、东京、奥克兰等地的苹果旗舰店门口,忠实的苹果“粉丝”提前一个星期就放弃了正提前一个星期就放弃了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蒋丰  赵毛兵  李虹 《国际广告》2010,(10):62-63
自8月初以来,一款名为“苹果皮”的电子产品在网上迅速蹿红。这款由中国民间某小企业生产的廉价产品,据说可以将苹果公司的iPodTouch音乐播放器改造为具有通话功能的iPhone手机。对于这种产品,业内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其侵犯了苹果公司的知识产权,仍没有脱离“山寨”的模仿痕迹,有人则认为这称得上是创新产品。苹果公司目前尚未对此做出评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企业文化作为市场经济的衍生物,对一个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成功奥秘来自于企业旺盛的活力,而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经验则在于其强大的企业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认识不到“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多数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学习日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国内某财经杂志将灿坤在大陆的扩张失败列为2004年十大失败营销事件之一。在家电零售业内.大家都把灿坤看成是一个屡败屡战、难以迈对步伐的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王振家 《光彩》2012,(10):28-29
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来看,新技术应用和自然灾害是布局制造业时不可小觑的因素作为制造业强国的美国和日本,其跨国企业及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其产业布局也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升高、新技术应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美日制造业的全球布局逐渐发生了改变,分别出现"回流"和"外迁"的趋势。尽管二者的原因和影响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之相伴的新技术革命或许将带来新一波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上网的时间和人数在急速增加,从报业到汽车制造商都渴望从互联网上获利,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宝洁公司和谷歌这两个巨头制定策略的过程就可见一斑。宝洁公司的企业文化一向相当保守,以至于员工们会戏称自己为“宝洁的呆瓜”。而在谷歌却随处可见骑着公司提供的踏板车、随时在公共白板上表达创意、记录灵感的员工。现在,这对另类的“搭档”认为他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所以着手开展了一项互换员工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19.
20.
西方模式胜在果决,擅长快刀斩乱麻,疗治沉疴;日本模式胜在坚韧,善于守护企业精神命脉,描绘愿景。当日本人不再“沉默是金”,学会真实自如地表达自我;当美国人不再高傲,懂得倾听工人的改进意见,马自达就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复兴,也成就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一次绝佳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