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40年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状况,提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撑。研究方法:根据粮食生产的S型曲线,分4种类型分别对各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有部分省属于粮食主产区,应引起高度重视;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或较低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仍在不断增加。研究结论: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但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粮食的减少是刚性的;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可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进一步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应从国情出发,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粮食安全的现状,指出了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紧迫性,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水资源、农民收入与负担,科技投入等因素,并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耕地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依据1991~2001年黄淮海平原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粮食生产变化情况,分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通过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最终影响到粮食总产量。1991~2001年,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导致黄淮海平原区粮食总产量损失634.87万吨,占2001年粮食总产量的5.1%。因此,保护现有耕地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拥有 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解决粮食需求问题,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实现粮食安全放在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点上。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台阶,粮食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粮食的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粮食总量供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安全系数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须看到,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二是目前粮食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三是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不牢。  相似文献   

7.
达州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市7个县(市、区)中有4个是人口超100万人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0~2004的15年中,年均产粮264.3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年产粮431公斤,年均销售粮食42.6万吨,计划性年均外调粮食6.7万吨,国家库存粮食和农村留粮多年位居全省前茅。然而,近年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形势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尽可能地认识和把握粮食供求形势的演变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达州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地方粮食安全,本文拟对达州市粮食供求运行轨迹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拥有12.7亿人口,到2030年我国人口进入高峰期,将达到16亿左右。而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现在有人均耕地面积1.59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4%。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退化,我国耕地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同时还应看到,  相似文献   

9.
<正>1.黑龙江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330.5亿斤,是1949年产量的1652.5倍,是1978年的7倍,是2000年的两倍。如果以100亿斤为一个台阶,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0.2亿斤到1995年的102.9亿斤,首次突破100亿斤用了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03,(9):38-38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呼吁,要高度重视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当年产不足需的情况,保护好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过去的“藏粮于民”、“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转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榆树市是全国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耕地面积58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8万亩。2014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榆树市紧紧依靠科技促增产、依靠科技促转型,大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3,(11):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中的若干问题都进行了决定,体现了中央对农业的更加关注,对农村的更加关心,对农民的更加关怀。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中国的大国效应决定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中央指出.靠国际市场保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而要解决粮食问题,立足点应建立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一: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  相似文献   

15.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让中国在新世纪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最根本的经济技术措施,就是不断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这已经成为国家治理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官员们讲的多,理论工作议论多,但真正地剥去朦胧.坦露内核,让人们看清它的真面目,还有待于有识之士来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立足于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2004年,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3,(2):56-56
国家统计局月度形式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比2001年增产448万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比例关系、粮食作物单产等变化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有望保住1.2亿hm2红线,但难度很大;粮食作物面积比重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粮食安全,全国粮食作物面积比重宜保持在66%~69%,到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7亿~6.5亿t。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沭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种植粮食300万亩以上,产粮120万吨以上。为进一步提升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速推进粮食高产增效技术普及化,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7年以来,沭阳县采取切实措施,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