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蓬勃发展,如何根据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既能覆盖风险,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又能最大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蓬勃发展,如何根据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既能覆盖风险,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又能最大  相似文献   

3.
在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同时控制和降低贷款风险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做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不少商业银行也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其中的贷款利率定价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小额贷款的贷款利率定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贷款利率定价传统模型在贷款利率定价上做进一步的尝试,得出如下结论:小额贷款的利率确定应高于现行贷款利率水平,存在一个较高的最优利率区间,商业银行在此区间进行贷款定价不仅可以有效覆盖小额贷款风险,还有利于开拓中小企业客户和农村市场并作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民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在控制风险,实现风险覆盖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利润,是其信贷管理和贷款定价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综合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二者的交叉风险而构建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定价模型,可以较好地覆盖各类风险溢价,符合其实际信贷情况;据其确定的贷款利率,在当前的情况下也符合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四倍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王文谋 《西安金融》2011,(11):71-72
合理的利率定价不仅是小额贷款公司适应市场供求关系、覆盖风险溢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先决条件,也是小额贷款公司防范信贷风险、优化客户结构、实现借贷共赢的目标。在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规范贷款利率定价行为已成为小额贷款公司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本文以户县四家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为例,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在利率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勤超 《西安金融》2004,(12):36-37
本文调查分析了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应,发现金融机构的同业竞争由对客户资源的简单竞争转为贷款利率定价水平和盈利能力的综合竞争,提出建立符合实际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和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9年8月以来,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通过LPR引导贷款市场化定价,从LPR改革效果看,贷款定价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疏通了“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渠道,贷款定价市场化水平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立和完善小企业贷款定价管理体系,使贷款利率水平能够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商业银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长期的高压态势打击高息揽存,到央行正式开启存款利率上限浮动空间,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定价已经从相对简单的贷款利率定价延伸到涉及范围更广,技术操作更难,定价机制更为复杂的资金来源利率风险定价,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再次迈出突破性一步.但由于金融机构区域经济结构的严重差异,其利率风险的定价技术、定价操作和定价机制的差异性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四川宜宾市为例,通过典型案例解剖,对地万性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定价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地方性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款人债务不同的利率结构,会影响借款人未来对于银行贷款的偿债能力,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这种影响将变得明显。基于期权定价思路建立起的贷款保险定价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计量到上述风险。经算例分析发现:变动借款人任一债务的利率水平,都会引起贷款保险定价水平的同向变化;在借款人债务中,比贷款利率高的债务的占比具有推高贷款保险定价的作用,比贷款利率低的债务的占比具有降低贷款保险定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自2003年以来,某县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该县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个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给出完善贷款定价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农发行科学实行贷款利率定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农发行应逐步提升贷款利率自主定价水平,并研究制定切合农发行特点的利率定价机制。思考了在现有条件下,农发行如何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理清利率定价的整体思路,加速利率定价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3.
熊殷 《新疆金融》2006,(10):20-21
一、农发行实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利率变动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要求农发行必须实行贷款利率科学定价。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实施和人民银行贷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开,贷款利率定价问题已被各金融机构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提高信贷资产的利率敏感度,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选择灵活的利率产品和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发行的必然选择。唯如此,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产品种结构,增强经营效益。从农发行资金来源到运用的全过程来看,农发行经营资金的可偿还性要求存款必须付息、贷款到期要收回。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对应性还要求筹集的资金与运用出去的资金必须在金额、期限上相匹配。利率变动,影响农发行从资金来源到资金运用整个过程的顺畅,增加了农发行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要规避此类风险,除通过资本金覆盖风险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科学的利率定价覆盖风险,从而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贷款定价机制不健全,科学定价工作难运行.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学的风险预警和防范系统,在发放贷款中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等方面不够衔接的现象,容易出现粗放式、主观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引发"一言堂利率"、"人情利率"、"关系利率"等问题,使贷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性变成贷款利率定价的自由性和混乱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与策略研究成为农村信用社一项迫切课题.本文从农信社风险管理、自主创新、小企业贷款机制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加快风险计量技术变革的必要性,指出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通过引入经济资本和流程银行管理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增加个性化需求,实现了现代风险计量技术与农信社经营实际的有机结合,科学的贷款定价系统促使农信社从建立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推进小企业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支持体系建设、创造条件实现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加快业务多样化发展与经营理念转变等方面,推动经营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本文通过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与利率市场化内在要求的比较和与国有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对比。分析农村金融机构现有贷款定价体系建设的滞后因素以及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响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诸多因子和程度。探索符合县域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在配置资金方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定价水平对于资金运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相关因素对于贷款利率的实际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开展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完善利率生成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放开,城乡信用社上浮幅度上限提高到2.3倍,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有利于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提高金融机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北海辖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的现状,发现其贷款定价机制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简称一缺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