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已成为衡量这个城市能不能跻身国际知名城市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位会展专家说:“如果在哪个城市办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撤美元。”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会展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已经被中国许多大城市列入重点发展的行业,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
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曾说过:"展览是现代城市的面包,如果在一座城市召开大型国际会议,就如同一架波音客机在空中撒钱"。这是国际会展巨头对会展业和会展经济最形象、最生动的比喻。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率大约为20%-25%以上。据专家测算,其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馆收入如果是1,与之相关联的社会收入则为9。先发者得先机。瑞士小镇达沃斯,每年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使这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声名远扬;中国的博鳌,仅因为亚洲论坛的定址,从此身价倍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把昆明推向了世界,使昆明的城市建设加快了10年,由此带来的旅游收入近200亿元。还有深圳"高交会"、北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上,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的风向标”。中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重要阶段,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越来越被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客观上也要求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展会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着手,探索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杭州的城市特点并定位杭州的会展业。  相似文献   

4.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在众多的会展经济包围圈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扩大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是广西会展业应深思的问题。依笔者浅见,广西会展业应走“文化+品牌”——传承民族特色,接轨国际品牌的特色会展业之路。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怡 《走向世界》2003,(1):11-14
在会展业发达的欧洲流行这样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的上空撒钱。"这是一位世界会展业巨头对会展经济重要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大发展的助推器。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上海建设世界级会展城市提供历史性的机遇,有助于上海城市功能能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为提升上海会展经济的层次,应确立上海会展业为国内会展经济领头羊的战略目标,完善上海会展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和聚聚会展行业的专门人才,加强对上海会展经济的研究和管理,以促进上海会展业高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球财经》2011,(1):17-17
当首都北京被冠以“首堵”这个尴尬名称时,“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出现在各大城市。如何遏制这一状况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城市里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撒钱”。此话是对会展经济一个极为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周志平 《北方经济》2006,(20):34-35
会展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深受全国各大城市的青睐,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地发展自己的会展经济.中国会展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正以每年20~0%的速度超常增长,但是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会展却不多.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会展业在品牌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育会展品牌的途径以及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我国会展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育会展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平 《北方经济》2006,(10):34-35
会展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深受全国各大城市的青睐,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地发展自己的会展经济。中国会展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正以每年20-0%的速度超常增长,但是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会展却不多。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会展业在品牌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育会展品牌的途径以及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我国会展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键 《今日重庆》2006,(7):78-79
怎样的建筑才够格被定义为城市的地标?站在渝中半岛眺望南岸,江岸山脊间盈立的双塔——浪高凯悦和浪高会展国际,以其踏地撑天的气势为我们作出了回答:这就是一处城市的地标! 曾经有人说,已经建成的浪高凯悦和正在节节拔高的浪高会展国际,两相呼应,形成了南坪最核心地带的标志性建筑形态。如今, 随着会展经济的引擎被点燃,再这样说就显得很是局限了。如果说已然落成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重庆驱动会展经济的核心平台,那么拱卫其侧的耀眼双子星座——浪高凯悦和浪高会展国际广场--不恰是标注全新会展经济时代到来的两个感叹号么!从这个视角去审视,浪高双塔当仁不让成为了重庆城市的地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城市召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综合效益。的确,发达国家展览业利润率大约为20%至25%,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办展会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元,那么将带动相关产业收入9元。另据权威资料表明,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虽然会展以行业的概念出现在我国不过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但今后它将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经济的“助推器”。因此,在这新一轮的经济浪潮里,成都亮出“会展之都”这张名片,5—10年将成都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会展城市,以此来带动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那么成都有哪些会展资源优势来打造会展之都呢,本文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商务部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展会已达3000多个,展览面积的数量每年以两成的速度在增长。会展产业正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竞争的新兴行业。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05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从各城市的展馆面积看,广州目前已有近35万平方米,是北京的2.2倍,上海的1.9倍;就会展行业的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历史上有据可证的第一个展览会——德国莱比锡样品展览会于1890年举办以来,会展,作为促进市场交易、加强信息交流的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尤其是近年来,会展业以其极高的收益回报和以一当十的产业带动效应,被尊称为“会展经济”。 从国际上看,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诸多城市,都凭借“会展之都”的招牌,为该国赢得了巨额利润。美国,一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展会每年营业额达85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会展举办比较集中的大龙头城市京、沪、穗在经济区域中备有优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会展城市群争高下结局难料;三大会展城市群内部也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纷纷争切会展经济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7.
亚洲的博鳌     
王国雄 《特区展望》2003,(10):34-34
30年前,瑞士终年积雪的北部山区小镇达沃斯因成功举办欧洲经济论坛而声名鹊起。30年后的今天,处在环太平洋链条中间环节上的中国海南岛东部滨海小镇博鳌,因举办“亚洲论坛”而举世瞩目。她的诞生,无疑是亚洲的一大盛事。自然,对博鳌的赞誉如潮——  相似文献   

18.
它有“天下第一会”的美誉,“走”到哪里,哪里就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客商,哪里就成为商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它是厂商的“梦工厂”无数商品在这里名动“江湖”;它是财富的“发动机”,每届商品交易额在百亿元以上,能为举办城市带来10亿元以上的收入。2007重庆春季全国糖酒会已于3月25日落下帷幕,在这热闹的10天里,它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它又为重庆的会展经济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记者在糖酒会期间,数次到会场采访,并亲身感受了它的盛况。在会展业一直流行这样的说法:“会展经济带动其他行业的比例是1:9”。即如果会展本身赚1元钱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9元。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会展业和旅游业优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随着国内众多大型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会展经济的魅力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和全国经济中心,有发展会展经济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核心产品之一,有效地弥补了上海旅游资源的先天不足.但是,如何把会展和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两者"共兴共荣";如何在上海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浪漫之都大连,作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连还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中小城市,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大连首先以“大连国际服装节”为突破口,打造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国际会展品牌,随后又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形式各样的知名会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