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必要性的分析,提出几点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苏南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市化"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破解"三农"问题为重点,全面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文章从阐述当今苏南地区的"三农"现状入手,分析了苏南农业萎缩的原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考虑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及其产生原因出发,以"三农"问题与经济法的契合点为分析点,阐明了经济法律制度是"三农"问题保障的核心制度,并探讨了这一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三农"困境破解研究的简要述评尽管"三农"问题在世界上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均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均是从农业提取积累来完成工业化,均会出现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小农破产等"三农"困境[1],但是我国"三农"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和突出性而备受政府关注,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困境破解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杏梅 《经济地理》2008,28(1):128-130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6省,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中部崛起中的"三农"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肖慧霞 《经济问题》2003,(11):54-5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三农"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问题。而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运行,因此,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张存生 《发展研究》2007,(6):102-10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瓶颈在于"三农"问题.建国后我国的"三农"问题大致经历了城乡自由流动时期、城乡隔离时期和城乡互动时期.尽管各个时期"三农"问题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背后都存在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正是这一问题的长期历史累积使其成为"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拓展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边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卫东 《经济师》2015,(5):65-67,70
新世纪以来,山西"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民收入连年攀升,农村社会稳定有序。但是"三农"问题在新常态下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因此,山西必须强化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人口有效发展,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之所以难解决,除了历史原因之外,还有现实的原因.我们对待农民所采取的理论、体制、制度、政策,是在原有城乡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确立两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二者就不平等,这是城乡差距扩大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破除造成"三农"问题的体系,二是扶持农民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论文对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对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进而提出提高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农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收入低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打造原生态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佳径之一。对于农民来说,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城镇化;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业产出,有利于农产品的就地销售。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把职业教育的优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积极为“三农”服务,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农村合作医疗经过萌芽、鼎盛、衰落和探索四个阶段,逐步由传统模式发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衰落的原因,从筹资、管理、报销三方面揭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势,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促进作用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许多学者将农村公路形象的称为"毛细血管",强调了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然而,目前为止,很少运用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描述。通过试运用某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农村公路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促进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财政对“三农”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财政支农绝数值上升而相对比重略降,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规模较小等问题,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道路,不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面临着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问题,湖州市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调查发现,尽管该市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可圈可点,但安徽省借鉴其经验并加以实践,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为宜。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通过建立分析农村金融作用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农村金融作用质量的得分,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对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的作用,要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强化支农效率:改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引导资金回流;加大城乡金融调控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共青团牡丹江市委在引领广大农村青年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立足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着眼壮大县域经济,精心打造"青"字号品牌,通过加强"青"字号产业项目领办推广,搭建项目发展服务平台,促进"青"字号产业项目战略升级,在全市农村青年中形成"打有机牌、走绿色路"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相似文献   

19.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释放,究其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碎片化,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供需的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政府管理的失灵。为此,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寻找突破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困境的路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在两个"统筹"理念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结合攸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调查与实际概况分析,宅基地流转方式分为出租、出售、征地置换三种。由于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特殊性,使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流转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缺乏合乎需求的法律支撑,缺乏明确的法律途径纠纷解决机制,流转缺乏灵活的宅基地利用方式以及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等。因此,必须以"地尽其用"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总体思路,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