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2年12月23日,拥有"中国最瑰丽的雅丹地貌"的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在京举行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与会官员、专家畅谈感想,解剖问题,探讨合作,掀起了智慧交锋的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2.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路径,它们互为依存、互为制约、互为条件,共同致力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日本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平等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还处于"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下,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就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成都与昆明两市的比较来探索统筹城乡的区域发展模式,对云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都与昆明在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中既存在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挑战,两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都与昆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设想各具特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国成都相比昆明存在着一些差距,借鉴成都经验做法促进昆明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着力点。"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制约了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国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等政策举措,从而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永兴 《经济地理》1997,17(1):26-31
本文探讨了1986年以来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针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各级党委要立足实际,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适宜的动力机制是城乡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基于城乡等值、制度推进、产业互动、市场融通、要素流动、集聚扩散、空间网络等关键因子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经济社会制度制定、选择性集聚与普遍性扩散、推进型主导产业梯度选择、农业现代化、培育城乡市场主体、城乡网络流通道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义乌建设用地增长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义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用地增长与人口和GDP的急剧膨胀是一致的,在城镇建设用地急剧扩张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扩张基本上是理性的。研究发现:今后一段时间,义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长面临"政策瓶颈"、"产权困境"和"生态红线"等,只有剥离附着在集体土地上的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扬弃"一户一宅"政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节地型公共政策体系等,才能在保持建设用地总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协调城市和农村两大地域经济和社会系统的重要方式,在未来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将会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产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城乡地域社会经济、人口流动和居住空间的变化、城乡文化和思想意识的交流以及城乡地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就城乡制度政策改革、统一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如何利用信息化趋势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发展乡村的特色传统产业、鼓励富裕人员和知识分子回乡创业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全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但是由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制度在制定之初缺乏统一规划,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这样的医疗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所公认的公平原则相违背,不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是其中应有之义。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全体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战略,明确两大战略的发展现状及其互动关系,对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城乡融合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西部地区两大战略的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2013—2018年,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两大战略发展存在空间差异,且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较高,在内蒙古、重庆、广西和四川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两大战略实现良性互动,在青海和西藏等比较落后的地区,两者勉强协调。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交通通信的发展,重视人力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两大战略的高水平协调共振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诗性文化根源于农业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农业田园生活的诗意追求。从环境美学角度看,增强农村和城市环境的田园性,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构农业生态文明,就是广泛建设诗意乡村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赵伟  普雁翔 《技术经济》2006,25(7):105-110
本文基于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集聚不足之现实,以城市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引入城乡分割的约束条件实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工业活动的集聚效应。结果显示,城乡分割导致工业活动在农村与城市的“集聚二元性”,而集聚程度及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提高外国地区集聚程度能改善生产效率,这预示不仅要关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要重视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提高经济活动集聚程度,以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财政对“三农”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财政支农绝数值上升而相对比重略降,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规模较小等问题,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道路,不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乡村生态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间互相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相互间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