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投资者共同承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产权与会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人力资本产权化对传统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必然升华。  相似文献   

2.
建立人力资本会计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向人力资本会计过渡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新型人力资本会计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为生产型人力资本、知识型人力资本和经营型人力资本三种,生产型人力资本作为"债主"享有固定收入索取权和企业不能偿还债务的破产权,知识型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作为"股东"享有剩余收入索取权和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控制权.新型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应以新的会计方程式"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财务负债 人力负债 财务资本权益 人力资本权益"准确反映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基础内容进行探讨后指出会计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动与静的结合;现金流量表要素的设计有画蛇添足之嫌;在"收入-费用=利润"中会计要素利润在不同的原则下内涵是不同的,等式的成立与否主要是看"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口径是否一致;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才是最最基本的会计基本等式.  相似文献   

4.
价值理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当.斯密一方面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又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值的三个源泉。斯密双重价值理论的提出,成为后来价值理论争论的根源,并形成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同理论解释。萨伊等循着工资、利润、地租是价值的三个源泉的思路,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而必须参与分配;但他们又对生产手段与收入来源作了区分,认为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获得收入是依靠生产要素的私有权。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并不认为只有创造价值的人才有“资格”参与价值分配;分配关系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与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合理配置和流转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也存在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位、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农民土地产权权益被侵犯等新的制度问题,需要采取明确土地产权主体、稳定集体土地承包权并辅以定期微调、规范政府征地行为等措施,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根据知识经济环境特征,对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权益会计”三种人力资源会计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劳动权益会计”最能体现“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明确“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和“产权划分”问题。因此它应成为未来会计的主流。并对构筑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和将劳动权益会计纳入财务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等式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都比较基础的内容,但其中有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对会计等式相互之间的关系、“收入-费用=利润”等式的成立与否、会计基本等式的扩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利润要素的地位、现金流量表要素的制定等相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要使会计计量准确合理、会计信息可靠有效,必须解决资产、负债价值计量、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关系、负债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以及会计等式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基础内容进行探讨后指出:会计等式,如“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动与静的结合;现金流量表要素的设计有画蛇添足之嫌;在“收入-费用=利润”中会计要素利润在不同的原则下内涵是不同的,等式的成立与否主要是看“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口径是否一致;只有“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才是最最基本的会计基本等式。  相似文献   

10.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需要理论支持 ,需要界定人力资源产权归属 ,同时 ,只有人力资源产权界定清晰 ,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 ,才能对人力资源权益组织会计核算 ,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才能参与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11.
会计基本等式具有重大意义。理论界对会计基本等式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等式(以下简称“扩展等式”)是否成立的问题上。一、会计等式理论争鸣回顾自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扩展等式是否成立一直存在争论,回顾这场十多年来的争论,认为扩展等式成立的观点占了上风,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支持论”的文献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否定论”;二是“支持论者”对“否定论者”的全部观点都进行了有效的反驳,而“否定论者”对“支持论者”的一些重要观点却无法予以反驳;三是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基础会计教材都采纳了扩展等式,其中包括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会计学》,这些都是具有较高水准的教材。但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笔者的结论却是对扩展等式的基本否定,现具体分析如下。二、代表性观点本文专注的焦点是扩展等式是否成立。支持扩展等式成立的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四种:1.刘璇等人从所谓的利润的两种并行不悖的计算方法(利润=收入-费用,利润=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权益)推导出:期末资产 费用=期末负债 期初所有者权益 收入,从而认为扩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土地征收的制度分析出发,着重对政府垄断土地征收的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非市场性低价征收补偿机制下,农地征收前后巨大的价格差使得农民主体的经济权益受到严重侵犯与损害的结论,进而提出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明确土地产权,用产权来保护土地所有者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土地征收的制度分析出发,着重对政府垄断土地征收的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非市场性低价征收补偿机制下,农地征收前后巨大的价格差使得农民主体的经济权益受到严重侵犯与损害的结论,进而提出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明确土地产权,用产权来保护土地所有者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的联系性分析,从成本费用、产权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其对传统会计的修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知识经济背景,提出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会计,它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并就构筑智力资本会计理论框架提出一些见解,包括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智力资本是否应该分摊、智力资本的计量等。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人力资本权益的性质是人力资源会计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人力资本权益与财务资本权益既存在属性,职能作用,理论基础,表现形式,承担主体,风险和计量,披露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智力资本会计适用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力资源产权缺乏细致深刻的考察.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产权交易的商品化与要素化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对企业人力资源产权权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把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视为其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对目前比较模糊的认识进行澄清,进而为它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笔者认为这一划分方法在逻辑上存在缺陷 ,在实践中也存在矛盾。可考虑将会计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五个要素 ,并按这五个要素来规定会计科目的类别 ,以克服现行会计要素划分方法的弊病。一、现行要素划分方法的逻辑缺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通过对会计要素概念的外延进行划分所形成的要素类别 ,在逻辑上是会计要素概念的子项。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 :其中有些子项之间是全异的关系 ,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有些子项之间是真包含的关系 ,如所有者权益和利润 ;有些子项之间是交叉的关系 ,如费用和资产。这些复杂的逻辑关系在以下两个方面违反了概念的划分规则。(一)违反了子项不相容的划分规则按照概念的划分规则 ,各子项之间应当互不相容 ,即应该是全异的关系 ,否则就会引起混乱。现行的会计要素划分方法却违反了这一规则。1、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之间在概念的外延上是真包含关系 ,而非全异关系。所有者权益包含利润 ,是利润的种概念 ,而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属概念。这样两个存在种属关系的概念同时被划分为会计要素...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认为人力应作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享有与物力资本同样的地位,可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并承担经营风险.此文就其价值评估、比例、保全形式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邹立  谢诗芬 《新智慧》2004,(11A):24-25
一、探讨净权益性质的意义。所有权益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称其为净权益。汤云为、钱逢胜在《会计理论》中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所有权益尚未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并且所有权益的内容与不同的权益理论有着明显的关系。现在普遍接受的净权益定义并没有说明其本质属性,而仅涉及净权益的计量。现行净权益概念的外延仅包括非人力资本所有的权益,这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的变化。另外,对净权益性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许多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会计理论前提就是要求净权益能全面、合理地反映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