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川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区.近年来这一区域发展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同时也得益于川渝两地近年来的密切合作.2004年2月,川渝两地签署了<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其后还签署了6个专题合作协议,这个一揽子协议简称为"1 6"合作框架协议,这个一揽子协议简称为"1 6"合作框架协议,被视作提升川渝两地交流合作层面、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促进两省市共同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相似文献   

2.
摘要     
川渝携手建西部最大现代制造业中心 6 月8日,在三峡大讲坛·重庆发展论坛·川渝产业发展峰会上,川渝两地专家共同呼吁,川渝携起手来,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将川渝地区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此次论坛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川渝两地部分市区县(自治县、市)领导、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3.
<正>5月18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新馆举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出席现场活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幸军发表视频致辞。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宜宾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宜宾市博物院承办,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重庆市博物馆协会、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协办。启动仪式上,川渝两地公布了2021年川渝博物馆发展成果;揭晓了川渝两地博物馆精品推介项目11个奖项;宣布成立“川渝博物馆联盟”;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以2014年川渝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为基础,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从人口密度方面对川渝两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势不均导致川渝各市、县人口密度差异较大,继而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最后根据川渝人口密度差异化的特点,提出一些适应川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川渝两地自1997年重庆直辖、巴渝分治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联系。当年,成渝签定《友好合作意见书》;2001年,成渝签订《成都、重庆友好合作座谈会会议纪要》,以及经济、旅游、交通运输、商贸、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2002年,成渝签订《经济技术协书》;2004年2月,重庆市委书纪黄镇东、市长王鸿举率团入川,双方共同签署“1+6”协议,包括《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6项合作协议,更开创了川渝结盟新纪元;2005年全国“两会”前夕,四川省组织庞大的党政暨经贸代表团来渝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访问,双方就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达成新共识。通过两地政府对加强新时期川渝合作的足够重视和实际行动,我们看到了川渝合作的美好前景,也感受到两地人民“巴蜀千载情,川渝一家亲”的深切情怀。  相似文献   

6.
SWOT分析就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strenric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cy)和威胁(threat)进行分析,优势和劣势代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和威胁代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识别重庆和四川(习惯简称川渝)旅游合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川渝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以期为川渝两地未来旅游合作发展规划奠定现实基础.提升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川渝两省市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交通能源、旅游、农业、文化、广电、警务6个专项合作协议(简称"1+6"区域合作协议)以来,川渝合作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在川渝两省市政府的推动下,两地企业、各民主党派、商会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积极主动地开展双向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川渝本是一家人,我们联手发展,把这一大家子1.2亿人搞富了,整个西部就将大大地改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杜江说。整个西部2.8亿人口,四川省和重庆市就占了1.2亿,接近一半。今年四川、重庆两个代表团恰好都往在国谊宾馆,面对面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携手共进成为两地200多名代表会上会下的热门话题。讨论中,川渝两地的许多代表都谈到,目前成渝高速公路两边已形成两省市最发达的一条经济走廊,两头不仅连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经济城市,而且沿线的一些中等城市和农村县区也形成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川渝两地携和在…  相似文献   

9.
经过数年的民间交流和学术界的研讨,2004年,川渝两省市旨在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2月,两地高层在蓉签署了《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同推进川渝两省市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关于加强川渝两省市文化合作共谋文化发展的协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的协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川渝两省市公安机关警务联勤工作的协议》、《关于共同推进川渝两省市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关于加强川渝两省市旅游合作的协议》等六个协议…  相似文献   

10.
《港口经济》2013,(2):62-62
2012年,上海口岸水水中转比例达42%,长江中转保持稳步增长;上海与中部六省和川渝两地联程中转旅客超过10万人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七省二市口岸区域大通关合作成效显著。近年来,上海与中部六省及川渝两地区域口岸大通关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上海港已与武汉港率先试点启运港退税;与中部六省联程中转旅客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翻两番;重庆水运有90%的货物经过上海口岸进出。在上海与中部六省、川渝口岸区域  相似文献   

11.
梅宝林 《特区经济》2012,(8):180-183
重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说明重庆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在西部大开发中,重庆实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重庆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对长江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区有双重聚散功能,其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使重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选地,通过重庆可以带动整个西部开发,缩短沿海与内陆的贫富差距,成为实践"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市科技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战略意义,揭示重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特区经济》2010,(11):203-204
重庆在西三角经济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重庆,成都,西安的发展现状比较,阐述重庆在西三角经济圈中的比较优势,并提出重庆在发展中所应采取的措施。重庆要以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为契机,迅速成长为长江上游及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通过三省市的合作达到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使得极核作用不断强化,提高西三角经济区活力。  相似文献   

13.
促进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巧  唐龙 《科学决策》2009,(10):78-86
保税港区由于其享有特殊优惠政策及功能,将可能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保税港区建设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保税港区是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全局的需要,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迫切需要,并指出保税港区建设将可能成为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然后,文章从加快保税港区建设、积极创新保税港区建设和发展模式、促进保税港区周边区域建设、以保税港区建设为契机获取更多资源、适时拓展保税港区辐射范围以及促成引领时代潮流保税港区的形成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确保保税港区建设成为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打造重要平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谭静娟  罗伟  张修龙 《特区经济》2009,(12):195-197
依托区域经济圈建立的机遇和优势,建立区域旅游圈是许多地区旅游发展的共识。武汉城市旅游圈是在武汉"1+8"城市圈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范围跟武汉"1+8"城市圈一致。文章结合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基本特征,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建立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协作机制,政府要在政策、规划、利益、形象和融资方面发挥主导地位,同时企业也要从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协作和共享,以期对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重庆作为具有沿边、通江、达海的特殊区域优势之地,也成为全国开发开放的新高地,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也顺势诞生。本文以重庆保税港区为例探讨了保税港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重庆保税港区发展与完善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勇 《特区经济》2012,(5):198-200
现代物流业作为正在兴起的2.5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在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作为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老工业城市,重新研究和审视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区位、综合交通网络、产业、布局、大通道战略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贺剑武  袁琳 《特区经济》2010,(8):160-161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已经取得周边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旅游业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最容易起步的领域。本文论述了泛北部湾开展旅游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探讨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发展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伟辉 《特区经济》2008,235(8):192-19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服务外包业务在迅速发展。服务外包对转变重庆外贸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虽然重庆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凭借已有的业务基础以及潜在的竞争优势,重庆完全有能力抓住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成为我国又一个有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相似文献   

19.
郭源园  吴磊  曾鹏 《南方经济》2022,41(11):128-140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往往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历史上铁路站点的选址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历史条件下的高铁站点选址远郊的现实原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和高铁出行不断增加的现状,讨论了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高铁站点的必要性,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站"和"城"两维度对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效益(交通网络效益和经济集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为实证案例的成本分析,探讨"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西三角”经济圈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凌 《特区经济》2011,(9):270-271
地方政府间合作已成为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也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川、渝、陕各级地方政府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西三角"经济圈才能由美好构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