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并没有对此进行正确的认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由于自身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的不足,没有使德育工作达到较好的效果,为此应该通过有效方式来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高职班主任及其德育能力的内...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一元价值观受到挑战,德育课程体系过于封闭且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德育教育的师生间也存在对立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德育的顺利开展。我们应该从重视个体差异、多元构建道德教育方式、开放道德教育体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等方面作出相应对策,积极借鉴国外成功德育经验,改进和加强我国德育教育。一、德育概念德育就其概念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等方  相似文献   

3.
李洪莉 《活力》2010,(20):203-204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德育的实效靠是一代人进入社会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来衡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要求德育立竿见影。也不能把眼前的学生在我们的严加管束下,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水平简单地视为德育实效。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  相似文献   

4.
刘爱平 《民营科技》2013,(3):140-140
初中语文做为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从语文教学德育培养的涵义出发,论述了初中语文德育的特点,并详细的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人们的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对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深入挖掘体育中的德育功能,发挥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其良好的人格,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岗荣 《河北企业》2012,(12):89-90
<正>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独有特质,所以德育一直是教育永恒的核心。中外先贤在德育方面的丰富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使我们的德育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对德育的认识具有历史的高度,长远的目光,在德育的谋划和实施中,才能了解历史,认识现实,放眼未来。本文考察百年来我国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述,探讨其关于道德和德育的思想对于现实的意义,为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一、关于道德和德育的基本观点对于问题的认识,决定着人们行动的方向与动力。道德及其教育建立在对人性幽暗的清醒认识之上,约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道德失衡等问题的出现,儒家文化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韩国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摒弃其时代局限性,适时地发展儒家道德思想,以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这些对于完善和提高我国高校的德育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婧 《价值工程》2011,30(28):212-212
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及科学态度的树立及培养是数学教育德育功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数学教育德育的功能及实施途径,使数学教育显示其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主题资源网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新课标呢?我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观察,有如下理性认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挥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这种理性的培养无法由高校德育课程单独完成。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通过经济学的学习建立道德理性将使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节是其症结之一.为此,我校以土木学院为试点,以强化道德实践为突破口,以促使道德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品行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也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空间是非常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在这里,我们把我们的经验与不足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深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讨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有效性这一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德育的本质特征规定 了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的落脚点:"通过知与行的结合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为此,必须注重道德激励。提高 "两课"有效性,说到底,就是要把"两课"变成激励学生把道德认知不断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的过程。本文在序 言部分通过一个简要的文献评述指出制约高校德育有效性提高的症结;第二和第三部分分析了德育的一般意义上 的本质特性和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的特殊性质;第四部分根据南京审计学院德育改革的经验,分析提高德育有效性 的基本途径;最后是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3.
知性德育就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和知化的教育。注重道德知识的教与学以及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表现对知性的思维逻辑的培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有效的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因此就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即生活德育来解决现代德育带来的困境,将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德育目标模糊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和德育过程的主体性缺失.高职德育实践的生活基础是道德形成的基础,面对高职德育实践的现状,应该回归生活,寻找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做教师的,都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丰富知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于是,我们不断尝试,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德育,实现德育目标.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出适合学生的具体可行的办法,改变孩子需要艺术.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而系统的育人工程.多年来,由于家庭德育的缺失、社会德育的紊乱、学校德育的弱化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品德堪忧的状况,研究探索一条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的经济上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更是促进了中国社会道德的多元化,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本文阐述了德育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由工具理性德育价值观到人本德育价值观到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历程,同时论述了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实践导向。通过对和谐德育价值观的研究有助于为学校德育改革提供总方向和指导,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引领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有助于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秩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谐。  相似文献   

18.
哈尼族是云南省独有的15 个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140 多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红河、 普洱、 西双版纳和玉溪等州、 市. 哈尼族传统道德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哈尼族传统道德内容, 教化哈尼族人民,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同样应该成为哈尼族地区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近期, 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 类文章近300篇, 其中, 涉及 "哈尼族传统文化" 的有160篇, 而专门研究哈尼族德育的有20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道德. 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方面的资源, 所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 对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弱化和偏差、家庭教育的困境和学生个人素质偏低造成了高职学生的道德失范。对此,高职院校应该采取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探索校本德育,引导家长加强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等方式对道德失范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品德、学识、个性等方面对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综合影响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和生活方式;外塑端庄的行为模式和自我形象;真切关爱信任学生,增进师生关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等方式来发展自身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