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的实践证明,以《村委会组织法》为准则,扎扎实实地搞好村委会建设,对于发展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没,加强乡镇政权实施社区管理的基础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加强了村委会班子建设,解决了部分村级组织瘫痪半瘫痪和涣散不力的问题。根据典型调查,湖北省  相似文献   

2.
山东寿光县委抽调熟悉农村工作的党务干部,组成专门队伍,综合治理“坠脚村”,治一个变一个,121个后进村支部全部得到转变,全县消灭了瘫痪、半瘫痪班子。其主要做法: ——对“窝里斗”的班子,拆墙、填沟、解疙瘩。领导班子“内耗”是造成班子涣散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后进班子中,这个问题突出的约占31%。主要表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到庆阳、平凉地区的六个县市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现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强乡镇政权和村委会建设进行了调查。一、乡村领导班子的基本状况是好的综合六县市对乡村班子的分类排队情况,目前这些县市乡镇班子好的和比较好的约占90%左右,村级班子好的和比较好的一般都占35%,真正属于瘫痪和半瘫痪的不超过10%。绝大多数乡村干部工作认真负责,许多同志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成绩,其精神和事迹令人感动。如华池县怀安乡党委书记郭占敏不仅具有开拓精神,工作颇有建树,而且清正廉洁,办事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企业导报》2011,(4):197-198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企业的发展尽力,是企业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找准企业共青团的定位入手,明确要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打好服务基础,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并提出要抓住工作重点,激活团的内在活力,立足长远发展目标,完善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最后根据青年人的特点,提出了采取"五个结合"的工作方法来做好企业的共青团工作来为我们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所有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依托。作为煤炭企业的重要力量,煤矿企业团组织的建设事关广大青年职工的思想稳定和工作稳定。为此,各级煤矿团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认真做好团的自身建设,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莉 《活力》2011,(11):259-26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铁路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28周岁以下的青年锐减及分布更加零散,青年需求呈多样化的特征,加强铁路基层团支部建设成为新时期各级团组织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团支部是共青团的基本单位,是团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中,团组织的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团支部的建设上来。把团的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使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发挥出来,都要靠团支部的工作来体现。因此.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是团的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钱远媛 《活力》2011,(22):88-88,91
新农村建设,不仅给共青团组织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赋予了共青团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提高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战斗力、凝聚力的较好舞台,对进一步创新农村团组织工作、实现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农村青年素质培训、农村青年文化中心建设、青年乡风文明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北半乡共有36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977年以来先后有24人撂担子。最近又有12人口头提出1989年坚决不干。不少地方村级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村的特殊地位把村干部推上了处理农民与国家矛盾的焦点。在农村改革中,农民与国家的矛盾有的缓和或消除  相似文献   

9.
岳文慧 《管理观察》2020,(2):130-131
固本兴团是提高团组织有效覆盖率,使团的工作和建设葆有源头活水的重要途径,也是共青团改革和团的十八大的重要要求。立足固本兴团,以山西师范大学236爱心社团支部为试点,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组织建设全覆盖、权益维护转思路、凝聚青年出实招、依靠青年激活力五个方面扩大共青团的有效覆盖面,构筑团建新阵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根据公司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及对团组织工作的要求,主动地解放思想,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调动青工建设企业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青工素质的提高",作为检验和规划团的工作的标准。提出了团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稳定、鼓劲、干实事上下功夫。发挥团的政治优势,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们的主要思路及做法是:发挥优势促稳定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稳定是企业改革的根本前堤。没有稳定的环境,就不可能有顺利的改革。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在这一进程中,必然要触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促进企业内部稳定作为团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团的政治优势发挥到统一青工思想、引导青工正确认识改革并积极参与改革上来,为营造稳定的改革环境服务。一是着力加强公司改革的宣传。近年来,公司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如"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厂为  相似文献   

11.
团干部是团组织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团组织的形象以及对青年的凝聚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效率、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以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姚军 《企业研究》2011,(6):189-189
在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在公司系统团组织中深入开展了"五强五优五模范"创先争优活动,团青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3.
平鲁县东平太乡是一个贫困山区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村的党支部长期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从去年开始试行招聘干部下村任职的做法来加强村支部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县体做法是:公开招聘。原来村支部班子的调整有两条不成文的贯例:一是支部书记由本村的党员中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团组织是青年职工的先进代表,其凝聚力是事关共青团全局和长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青年的思想、选择、群体结构、需求等多样化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团的组织和活动优势,加强企业团的凝聚力建设。一、企业团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性第一,增强企业团组织凝聚力,是在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中央多次提出:"要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好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增强团员的政治、组织和模范意识,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族隔阂──农村党组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郝爱清,华云最近笔者在对山西省榆社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中发现,因家族隔阂,形成班子不团结的党支部有45个,占全县农村支部总数的13%;党员350名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8%。这类支部的主要领导成员,家族观念...  相似文献   

16.
健全村级班子的激励机制湖南省安化县平口镇党委书记胡浩坤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最终都要靠村级班子去组织落实,干部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但是,他们工作报酬不能落实的问题也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  相似文献   

17.
抓住时机把农村团组织建设好农村团组织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青年的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支柱。目前,农村有102万个村级团支部,占全国团支部总数的40%。近年来,各级共青团组织主动适应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班子建设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处党委从基层建设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了创建"四好"班子活动。我们认为"四好"班子的四个方面要求虽然各有侧重,但体现的是加强班子建设的整体要求,涵盖了班子工作的全部内容。那么,如何把"四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在基层班子建设中得到有效落实;如何使理性的宏观目标、要求转化为基层班子建设的实践活动;如何激发基层班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认为,设计行之有效的载体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载体,科学技术上是  相似文献   

19.
正企业团组织是企业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青年职工的先进性代表,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其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事关共青团全局和长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青年的思想、选择、群体结构、需求等多样化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团的组织和活动优势,加强企业团的凝聚力建设。一、企业团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团组织凝聚力建设,对于企业团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企业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增强企业团组织凝聚力,是在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20.
<正>国有企业团组织,在各级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带领青年团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国企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转型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国企团工作的现状,探索有效途径,以期有效地促进团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