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财政部发布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仅对抵债资产的处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抵债资产的收取、保管、账务处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了规定,银行以物抵债行为较之过去已有较大规范,实现了抵债资产处置的阳光操作.促进了抵债资产快速处置,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银行押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押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农业银行债权实现而抵押或质押给农业银行的财产或权利;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抵债资产为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押品是抵押或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或权利,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抵债资产在银行行使债权抵销前属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也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由于押品、抵债资产等非权属银行资产关系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对银行债权保障有特殊意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此类资产的管理工作。若管理不善导致其毁损灭失,可能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笔者将从一起银行承担返还赔偿责任的案例,评析银行的过错以及承担责任原因,以期给农行的押品及抵债资产管理带来启示,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银行抵债资产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述,强调抵债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从处置成本、产权转让、处置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核算的几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军 《金融会计》2007,(4):72-74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核算的做法 2005年7月1日后,农村信用社对抵债资产核算主要比照《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一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抵债资产接收、保管和处置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加强和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有效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青岛专员办对银行抵债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结合监管工作实际,对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珊  叶岚 《财政监督》2003,(11):28-28
抵债行为成为银行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方式之一,抵债资产也已成为银行信贷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这一资产是实物形态货币化反映的事实,抵债资产会计核算的进一步规范已是财政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在抵债资产接收过程中,抵债行为正成为银行消化"自办实体"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各银行为规避国家政策,银行发放贷款给自办实体,并辅之以截留收入留下的小金库资金、挪用的信贷资金等,由自办实体开发职工住房或办公楼等建设项目,建成后为银行所用。由此产生了大量来源于"自办实体"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对社会奖金的集散、调剂作用日益加强,贷款规模不断膨胀,银行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由于抵债资产作价方法不科学、缺乏变现途径、变现差额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银行对抵债资产的管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抵债资产的现状、审计方法及对策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机构债权时,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主要包括: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近年来,作为银行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收取抵债资产的手段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全国各家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已收取了1000多亿元的抵债资产。但是,抵债资产变现时间长、费用高、损失大,如果管理不好,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的效益,而且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因此,如何加强抵债资产管理,降低风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  相似文献   

9.
随着银行抵债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应加强抵债资产管理,发挥银行抵债资产的作用,降低银行抵债资产毁损的可能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避免银行抵债资产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0.
抵债资产管理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与办法,重要性日益增大.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司法环境、社会意识和内部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抵债资产管理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导致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本文分析了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蕾 《海南金融》2009,(4):82-84
抵债资产管理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与办法,重要性日益增大。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司法环境、社会意识和内部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抵债资产管理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导致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本文分析了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抵债资产的清收与处置是商业银行压降风险的关键,规范抵债资产管理,加快抵债资产处置进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化解、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正蓝旗两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抵债资产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1.从源头上说,收取的抵债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评估价格相差较大,造成抵债资产处置的受偿率普遍较低。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资产评估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有意识地提高抵债资产的评估价值。目前,银行抵债资产收取主要有两种方式:诉讼方式收取和协议方式收取。无论哪种收取方式,都涉及到对抵债资产价值的确认这一关键环节。对抵债资产价值的确认,主要是委托资产评估机构来进行,而目前整个评估机构管理较混乱,对抵债物的评估随意性较大,且评估部门对评估费的收取以评估值为基数,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银行业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的加大,清收的抵债资产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银行抵债资产由于管理不严……  相似文献   

15.
曾江鸿 《海南金融》2003,(12):49-50
收取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实施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银行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随着抵债资产收取的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在分析抵债资产存在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如何收取、处置抵债资产和健全内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宝田  罗岩 《会计师》2012,(5):14-14
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一、银行抵债资产抵债金额的确定 抵债金额(即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银行债务金额)确定方法:协议抵债的,应在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价值的基础上,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金额。  相似文献   

19.
抵债资产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虽然其占银行资产的相对比例不高,但绝对金额并不小。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的加大,清收的抵债资产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管理不严等多种原因,目前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从对陕西国有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逐渐增多,但在抵债资产的取得、评估、处置、核算、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会计核算质量和经营效益,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应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