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市民游憩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成都市郊逐渐形成环绕城市外围的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即环城游憩带。对成都环城游带游憩用地进行空间组合分析,将对分析成都市民日常游憩活动,探讨城市居民休闲行为规律及对规划休闲娱乐业发展、布局,制定游憩产品供给政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的岭南古城梧州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发城市森林游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念下,梧州市政府应从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分圈层发展的策略;优化游憩交通网络;改善游憩软环境等方面入手,对梧州市城市森林旅游进行优化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旅游者的游憩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即将跨入国民旅游休闲时代.城市森林是城市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合理的游憩开发及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游憩空间,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休闲游憩需要.对城市森林游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城市森林的游憩开发应遵循保护性开发、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开发中应注意的基本原则,最后为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游憩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满足市民利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的游憩需求,不仅仅是市民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城市发展问题。从南京市民角度看,参与游憩的欲望与程度取决于市民个体的身体及收入状况、游憩地类型、距离因素等;从时空特征角度看,市民游憩时间与闲暇时间呈正相关,而在空间上则表现出距离衰减规律;从游憩地条件看,游憩设施吸引力有限、消费太高、服务有待完善、交通不够便捷等问题已成为市民参与游憩的障碍。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民游憩观念的引导,更应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及游憩功能建设,着力解决诸如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问题,推进游憩资源整合,不断完善游憩服务与产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施放  陈卓琳 《消费导刊》2009,(21):16-17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加,休闲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城市游憩也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游憩的空间发展趋势来看,城市游憩空间结构逐渐出现网络化趋势,即形成城市游憩网络。本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以杭州为例,通过游客体验质量测评对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杭州城市游憩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措施,为城市游憩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市森林公园为关注对象,发现:(1)游憩者主要是靠近市中心、有着较好的教育背景且有家庭和孩子的中青年女性为主;(2)居民出游频率不高,多选择双休或节假日参与游憩活动,且限于在半小时和2小时之内的路程;(3)居民较为偏好静态休闲活动项目,以满足森林游憩的情感和自然体验需求;(4)整体满意度评价分值64分,处于基本满意,其中资源环境状况、森林覆盖率和交通状况是影响北京市居民森林游憩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姜丽芳 《消费导刊》2014,(12):163-163
森林游憩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的主要方式,国内外学者通过分析森林游憩与社会价值和人类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的结论。国外学者更注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国内学者则从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对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程程  南晓鹏 《消费导刊》2014,(11):172-172
在森林公园成为人们旅游休闲重要场所的背景下,借用因素分析法对森林游憩住宿产品游客感知与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森林游憩住宿产品及相关配套服务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智颖 《商业研究》2007,(12):153-157
宗教游憩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休闲形式,值得特别关注。在高端旅游休闲市场启动的趋势下,对中高收入群体宗教游憩的需求特征进行研究,意义明显。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用统计方法对长沙中高收入群体对宗教游憩的需求偏好特征住宿设施、素斋、宗教游憩项目、正式修行活动及购物偏好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用交叉分析方法从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几方面进行了差异水平分析,还就中高收入群体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系统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在提升,然而杨凌示范区现有休闲游憩资源存在品质不高,无法完全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如休闲游憩资源同质化,缺少精品资源,公共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针对该问题,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通过休闲游憩资源建设基础、建设动力和建设保障三方面构建休闲游憩资源品质提升体系,期望寻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国内游憩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更多城市居民的闲暇游憩机会,因而关于城市游憩行为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对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游憩行为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现阶段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游憩者游憩行为特征研究、公园等特定场所游憩行为研究、基于游憩行为的游憩空间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该学科领域今后发展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陈洁  吴晋峰 《商业科技》2010,(13):97-99
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更多城市居民的闲暇游憩机会,因而关于城市游憩行为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对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游憩行为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现阶段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游憩者游憩行为特征研究、公园等特定场所游憩行为研究、基于游憩行为的游憩空间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该学科领域今后发展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郊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立明  赵黎明 《商业研究》2006,52(6):181-184
城郊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影响城郊旅游开发的几个重要因子,即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郊休闲环境、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变化,决策者行为与城郊土地开发的政策等。同时随着旅游需求结构的调整城郊旅游地的空间布局由零星点状分布向组团式分布最后演变为环城市游憩带的空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居民休闲方式的转变,以及休假制度的改革,居民旅游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环城游憩带(ReBAM)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反映.南京周边已形成明显的环城游憩带.本文对南京环城游憩带的区域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南京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休闲游憩行为规律,国内研究欠缺.对大学生本身的行为规律、学习行为规律研究较多,而对生活行为、游憩行为研究少.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各种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对在新校区学习生活的80、90后大学生的行为规律做一个调研,探索大学生休闲游憩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6.
于婷婷 《商》2013,(20):127-128
重庆是一座充满生机富有韵味的大都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地处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其主城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建筑于一体的滨江旅游带。本文在综述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及休闲旅游资源的重组进行研究,主要通过设计出游憩休闲带旅游线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及游憩休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试着构建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调查地,对城市森林游憩者行为特征和满意度调查问卷研究显示:有着高等教育背景、较为稳定的工作和中等以上经济收入的当地中青年居民是城市森林双休日登山游憩的主要群体;游憩者到访城市森林的频率较高,更在意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个人情感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在城市森林公园中的花费不多,游憩支出受收入的影响不大;游憩者已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但还有待加强;游憩者对城市森林的景观质量及景区环境满意度较好,对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城郊星级休闲农庄的女性旅游者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分析了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女性旅游者在基本特征、旅游行为、消费方式、旅游偏好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根据女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特征,设计温馨浪漫、美容康体、快乐亲子、户外运动、民俗文化和乡村购物等旅游项目产品,以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的重游率和推荐率,发展农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9.
自助旅游是国内新兴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它能较大程度地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文章以阳朔国内休闲自助旅游游客行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大量的文案调研和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国内休闲自助旅游游客的差异行为、消费决策行为和消费需求行为特征,并归结了有利于开拓国内休闲自助旅游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实现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测度,通过深入了解旅游体验测度的各种研究方法和模型,以旅游体验研究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形成笔者的观点建立新的模型,从而为科学测度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