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涵义、功能与影响,建议教师应更新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自身肢体语言的运用,同时提醒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应注重多运用积极的非言语行为,避免消极的非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输入的主要媒介,是检验学生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普遍状况却令人堪忧.本文试图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于课堂提问,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改正提问意识,改变提问角度,改进提问技巧,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耿美琼  李培东 《黑河学刊》2015,(4):103-104,113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除了要掌握课堂内的言语行为,更要掌握非言语行为,以达到"双管齐下"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微表情,感知所教语言点的难易度及学生理解、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兴趣与习惯,以最佳的方法完成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语言习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提问是英语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好的提问方式能检查到应练习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以会话分析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应遵循提问适量、质量合格、反馈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依据赫斯特和黛安.蒙哥马利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伍宏捷 《新西部(上)》2009,(6):192-192,174
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参与教学形式被动、方式单一现象.提高学生有效参与的具体途径一是创设情景师生互动,二是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正面礼貌策略和负面礼貌策略,表明教师的合作态度,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王红艳 《新西部(上)》2014,(3):148-148,145
文章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策略:拓展课外英语课堂;广泛开设视听说课程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大力建设大学英语网络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艳芳 《改革与开放》2011,(16):148-149
本文根据中职《基础会计》学科的教学特点,对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提出针对性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课堂言语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界定,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学生方面主要有生理障碍,认知水平有限且发展不平衡,消极心理的影响;教师方面主要有陈旧的教育理念,不恰当的课堂管理方式,不科学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首先是预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控制:非言语暗示与言语提醒,合理掌握表扬与惩罚,转移注意与有意忽视。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语言学的互动理论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出发,研究大学课堂话语中协商互动和非协商互动的频次;意义协商、形式协商和内容协商的分布;教师发起协商和学生发起协商的频次;各类协商与课堂活动的关系等,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堂有待改进的地方,运用协商互动教学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豆涛  宋云高 《魅力中国》2010,(25):257-25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革命。课堂游戏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文基于教材,主要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游戏的理论基础、意义、原则,以期对丰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推进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在情境中习得,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特别是英语课堂,语言的交际性,应用性都决定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显然沉默的英语课堂与此相悖.特别是当学生进入八九年级,如此的沉默更成了教师头痛的事.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设置和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的题材,话题,并贯穿以师生的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是值得一线英语教师探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复、补充、代替、否定、调节和强调等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有:手势、目光、接触、体触行为、面部表情等。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比较不同国家的非言语行为,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交际策略的实现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其中包括言语行为实现模式和非言语行为手段。迄今为至,对中英文两种语言在言语行为转换模式上的差异所作的分析不多,本文以"建议"这一言语行为为例,从言语行为的实现模式上,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所采用的交际策略、言语行为转换模式上所采取的不同表达方式及由于转换模式的差异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作了一些探讨,以揭示出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言语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语言习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提问是英语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好的提问方式能检查到应练习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以会话分析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应遵循提问适量、质量合格、反馈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遵循趣味性和相关性原则,主体性与参与性原则,环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进行导入活动、口语活动、词汇活动、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意识的前提下,主动参与交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人们交流思想感情除了用语言,还可以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这种非语言行为来表示.文章通过介绍英语身势语的特点和功能,使人们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身势语这种非言语形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张晓英 《发展》2009,(6):86-86
一、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践。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学时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建议科学合理地开设第二课堂,将有限的课堂训练与无限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在第二课堂,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让更多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如:英语佳句摘抄、英文读后感分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