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红  张方成  李宝奇 《黑河学刊》2013,(5):16-17,33
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业环境资源的需要,补偿方式是农业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现行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胡今 《辽宁经济》2011,(10):40-42
良好的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辽宁的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着法制建设、公众生态意识、企业文化及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首次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工程,积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过去的一个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发展无不是以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到二十世纪末,人们要求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趋尖锐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思考当今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面临发展观念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均衡、科技投入欠缺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下,更新发展理念,完善产业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才能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生态与能源的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城市的即时发展和扩展前景,生态经济的出现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经济项目等,必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同时,走生态经济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生态呈现水土流失扩大化、 土地不断沙漠化、 草地面积退化和一些动物物种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等趋势,出现发展与保护两难的窘境.建设生态经济强省应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状态、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和进一步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致富联系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了中国EKC生产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接着用一个扩展的SOLOW模型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劳动力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卫 《上海改革》2001,(12):43-4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历史规律。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绿色经济。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正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但它的生态环境与世界先进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选择适宜的政策策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决定了人类应该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也决定了在合理的范围内,如何发展生态经济。文章参考了大量文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现状,对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生态足迹状况,并与前几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比提出了现阶段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改变的状态,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董玉静 《改革与战略》2013,(7):55-57,79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的方式从单一的资源到产品的单向线性模式向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模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这种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在循环经济背景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诸多瓶颈,如何建立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了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阐述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及内涵,分析了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特征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剖析了循环经济观念特征、经济特征、技术特征、资源特征、环境特征、效率特征等主要特征,从核心思想、发展目标、本质内涵等方面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呈对称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反作用,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持久与深层的文化支撑。本文探讨了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的历史逻辑,对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并从制度、价值与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对称的现代政治文化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普遍采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排放来维持,导致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的模式.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有两点,一是价格因素,二是成本障碍.现阶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全面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和依靠科技力量发挥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超系统理论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当前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稳定的统一,而现代系统理论下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的,市场竞争似乎也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冲突。为此,文章从超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阐释,指出合作与竞争的共同促进以及超系统的不断升级可以突破系统的相对可持续发展,延续系统的持续发展。最后,文章指出,当前的循环经济即是超系统理论的一种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大规模生产也造成了区域内资源短缺、集群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制约下,循环经济又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根据元胞自动机理论的计算机模拟结论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现实中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军 《理论观察》2005,(2):94-95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性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各国乃至人类生存的重要论题。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协调,坚持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作为影响可持续性发展的诸多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已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及在本世纪赶超发达国家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白福臣 《改革与战略》2009,25(4):136-138
文章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11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当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讨论日益普遍。同时关于人的发展的经济学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大力开展。更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尚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文章正是希望通过分析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  相似文献   

20.
曾雪政 《改革与战略》2011,27(12):57-60
文章认为,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受到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面广、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文章指出,要实现革命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进绿色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