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本文梳理出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认为在劳动供给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工资差距决定于劳动需求结构变动,而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是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范式。劳动禀赋结构模型是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且技术水平相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劳动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产出水平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技术效应结构模型则是在两国生产一种产品且技术水平不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技术效应结构不同,导致相对工资和劳动需求关系曲线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传导机制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杨春艳 《商业研究》2014,(6):83-89,165
理论上,技术进步可以是一个和贸易开放并行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非均衡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地区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并不凸显。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缩小工资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学者针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分析财政结构的现状;又根据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利用各地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判别分析,把新疆分为两类地区;再运用新疆16个地州财政支出结构项目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或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各地州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企业挖潜和工业交通的支出在统计上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科教文体卫生事业和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却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扩大了我国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则不确定。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偏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偏向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技术工人的投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国际外包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1981-200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专用要素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笔者将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分解为产出技术效应和成本技术效应,对外包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与中间品贸易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中间品贸易进口和贸易结构的升级则是导致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而,缩小城乡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应该成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长期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出口数据,运用修正后的Hausmann(2005)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2002-2008年劳动和资本密集度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差分GMM估计从全国和区域双层面对要素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资本和劳动密集度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结构都有较大的提升,但两种密集度产品技术含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Stolper-Samuelson定理在我国是适用的,劳动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表现为显著的负作用;导致我国出口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相悖"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密集度偏向型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密集度偏向型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互动视角研究了广义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理论关系,认为贸易结构通过示范效应、联动效应、要素累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体制效应和稳定效应来影响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除对贸易结构带来要素密集型转换影响外,同样也会诱致贸易主体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9.
从贸易产品种类、贸易伙伴国以及省内地区贸易差距三个角度,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现状,并运用贸易特化系数方法,考察了1994-2008年辽宁省主要对外贸易产品(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信息技术产品、重工业产品)的结构变化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辽宁省的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依存转向工业制成品依存;第二,辽宁省应加快实现贸易伙伴以及贸易主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提高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对外贸易集中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大连和沈阳,且省内各地区贸易差距也比较大,为了缩小地区贸易差距,应协调地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且更甚于污染避风港效应,最终使得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uses time series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ong Kong's increased 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with the Chinese Mainland on wage inequality. We fou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 wage premium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over primary school graduates and that over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Moreover, a standard test showed one-way causality from 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widening of skill wage gap.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of 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is found to both increase the pay for well-educated people and decrease the pay for less well-educated people, thereby widening the wage gap.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s and men’s wages in 18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70 to 2005. The study is based on 12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skill‐specific sets of panel data on the gender wage gap. We apply a system generalis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estimator to the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conditional gender wage gap convergence equation, controlling for sector concentration and industry‐specific measures of openness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pproach: trade‐affected concentrated sectors versus trade‐affected competitive se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 an increase in sector concen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wage gap growth; (ii) both import and export penetr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high‐skill gender wage gap growth in concentrated industries; (iii) there is evidence of a widening impact of trade on the medium and low‐skill occupational gender wage gap growth in less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v)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of the labour market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der wage gap: for highly‐skilled labour an increase in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 raises the growth of the gender wage gap, while for medium‐ and low‐skilled workers, it lowers it.  相似文献   

14.
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跨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钢  罗永泰 《商业研究》2006,(24):152-156
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服务业的产值与吸收就业能力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同国际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相比,差距明显。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具有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在经济活动中取得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茵 《国际贸易问题》2007,(6):27-33,38
贸易自由化既可缩小也可扩大性别工资差。绝大多数实证研究,例如Oosdendorp(2004),都采用的是较宏观的行业加总数据,并着重于职业性别工资差。然而,行业加总的职业工资不能控制教育水平和经验变量,因此很难判断性别工资差的变化到底来自个人特征因素还是贸易自由化。文章运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微观数据,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的方法,在消除了不随时间改变的固定效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冲击的基础上,检验了1988年到1995年中国第一次贸易自由化兴起时期,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不同教育水平的性别工资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一时期贸易开放度和性别工资差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来源于进口开放度的变化:随着进口开放度的上升,低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显著扩大,而高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却呈现相反趋势。出口开放度的上升对低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没有显著影响,但与进口开放度的上升一样,它缩小了高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12年雇员雇主匹配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会对工资分布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工会覆盖效应下工会企业劳动者与非工会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呈现“粘地板效应”;工会身份效应下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的工资差距呈现“粘地板效应”;工会覆盖效应和工会身份效应下特征差异作用明显不同;工会企业更有利于减缓中等收入的性别工资歧视;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同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投入品和消费品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出口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而且进口还是推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原因;第二,我国投入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及消费品的出口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投入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而消费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第三,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加工贸易要显著得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内工资差距。企业进口投入品的行为使其内部普通员工的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提高约50%,总经理与中层经理的工资比提高约30%,中层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提高约12%-20%。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使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绩效工资、进行研发投资、提供员工培训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因素均导致工资差距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