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宇 《云南金融》2012,(5X):244-245
本文收集整理上证综合指数、日经225指数、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五种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2005年8月15日-2011年10月31日日行情数据,借助关联规则模型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间的联动效应进行探讨,在证明联动效应存在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2.
李宇 《时代金融》2012,(15):244-245
本文收集整理上证综合指数、日经225指数、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五种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2005年8月15日-2011年10月31日日行情数据,借助关联规则模型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间的联动效应进行探讨,在证明联动效应存在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酝酿推出股指期货,而对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至今没有定论.因此选择与我国样A股本标准差最接近的日经225指数为分析样本,采用加入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日本证券市场在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前后,股市整体的波动性是否有明显改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指期货的推出有效地降低了日本股市波动性的结论,从而绐中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2004年至2015年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通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股票价格指数二者之间长期均衡,股票价格指数是货币供应量M1的格兰杰因,而M1不是股票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因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对于国家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央银行在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时候,需要密切关注股市的发展动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8年3月26日至2021年4月2日,共736个交易日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原油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指数的相关性.股票价格指数选取的是上证指数和证监会一级行业指数中的农林牧渔业指数、采矿业指数、制造业指数、水电煤气业指数和交运仓储业指数.研究发现,上证综指、采矿业、交运仓储业股票价格指数对我国原油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S&P500、日经225指数、恒生指数、新加坡海峡指数,金融时报100(FTSE)指数、法兰克福指数(Xetra DAX)八个指数1999年1月4日至2011年12月30日指数日报酬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数数据呈现出“尖峰肥尾”的特征,相对国际成熟的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大于国际成熟股票市场的波动性.通过对我国和国际市场股票市场指数分析,存在上一期的交易对当前的冲击,并且当期波动性是前期波动性的函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货币供应量对股票指数的影响。以每月流通中的货币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解释变量,以每月的上证综合指数(sz)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影响的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根据SC准则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stata软件对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实证发现,m0对上证综合指数存在正向的影响,而m1和m2对上证综合指数存在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A股)和美国道琼斯指数2007年9月4日至2012年9月1日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大陆和美国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对美国90年代以来的股市及其走势的实证分析表明:股市的上扬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文中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1995—2003年股票价格指数与消费支出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消费支出均呈较弱的正相关性,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但股票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5~2010年5年间每天的股市收盘价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分析技术对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沪深30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的平稳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共同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股市数据的一阶差分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2.1.4-2010.8.20的七个指数的1873个共有交易日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在上证综指和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新加坡指数、台湾加权指数之间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平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在上证综指和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新加坡指数、日经225指数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表明上证综指和这些指数之间有很强的信息传递性,而在上证综指和台湾加权指数之间,只存在着上证综指到台湾加权指数之间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主流的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如Va R、CVa R和ES都是基于均值-方差分析框架,刻画金融风险都通过分析收益率分布,且大多将收益率分布描述成正态分布;然而,这种传统方法不能很好地拟合证券市场诸如尖峰厚尾形态的真实分布。物理学中的熵可以用来度量不确定性程度,选取熵值最大的概率分布可以更好地描述证券市场价格随机过程。将熵理论引入金融风险测度研究中,利用最大熵分布对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指数、日经225指数、上证指数等欧、美、亚典型并具有代表性的6个证券指数近20年的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这种度量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刻画证券市场收益率分布以及描述金融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与copula,然后给出基于概率的收益率等定义,建立基于概率的收益率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并给出具体解法,接着通过选取上证领先指数与深证领先指数2004年9月1日至2006年5月26日的日收盘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收益率(基于概率的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pápápá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布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细则》、《结算细则》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四个征求意见稿,表明我国股指期货推出进入倒计时。本文研究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长期与短期波动性,并为预测分析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走势提供参考。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通过选取中国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日经225指数、马来西亚KLSE Composite、印度BSE30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两年现货股价指数走势为样本,分析其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价指数走势;二是利用印度BSE30指数的数据对印度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希望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有所借鉴。一、实证研究1.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价指数走势研究中金公司即将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首个股指期货合约。因为股指期货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对其制定和操作没有相关的经验,加之我国证券市场有其自身特征,所以不能完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模式,但考察其他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设立之初其标的物指数波动情况,将有助于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预期。本文选择了中国台湾加权股价指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单一指数模型理论,构建实证检验模型,选取上海证券市场典型股票品种,利用年报披露前后的相关交易数据,对上海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以及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理性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存在提前泄露的情况,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VAR模型等实证研究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利率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建立VAR模型,本文发现利率变动与股市收益率整体上呈负相关关系,且VAR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与股市收益率存在反向变动的趋势,且利率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券商大看台     
《证券导刊》2008,(40):38-40
中信证券在经济衰退与政策救市的博弈中振荡上周二全球股市普遍上涨,其中道琼斯指数上涨10%,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4%,日经225指数上涨6%,上证综指上涨2.8%。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调整指数成分股的价格效应进行分析,对国内的上证180指数调整成分股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排除了一系列特殊停牌的样本后,选取后经济危机时期的数据(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TARCH、EGARCH模型对中小板指数进行了检验,并比较选取最优模型估计结果对我国牛市下的中小板股市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反杠杆效应"的结论,文章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在二板市场推出时机逐渐成熟的背景下,期望此分析结果能给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分别构建了包含短期利率、汇率、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货币供应量等变量的两个金融形势指数(FCI)模型,用我国经济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形势指数FCI1与CPI走势有更好的契合,能更准确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融形势指数FCI2则在对一年以上的通货膨胀的预测上有更好的表现.最后将FCI纳入到麦卡勒姆规则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变化的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