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增长,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长期演进的历程。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却又接连遭遇了一个又一个险恶的困境。2008年,会不会是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化进程的峰顶?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不断成熟,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力拉动作用正日益凸显。本文从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发展状况出发,并从电子支付、物流、供应链、跨境电商与传统企业相互融合、人才培养及配套政策的完善等方面探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谢明 《时代金融》2012,(36):226-227
在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在商业银行的地位日趋重要。同时,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潜在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本文就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其表现与特点,提出了如何管控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及其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说法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分析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竞争力现状,揭示该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并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善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规模及结构两个方面阐述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并分析该地区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具备的优势及劣势;其次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并寻求提升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末,由于国际外包也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自"二战"以来一直维持的北-北贸易主流趋势。国际外包行业,尤其是国际制造业外包的增加,使得中国也加入到国际贸易当中。中国外包行业的扩大,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后危机时代国际外包也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王言峰 《中国外汇》2012,(16):46-47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信用证在运作过程中,其形式也随着贸易的电子化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纸质信用证到网上信用证再到电子信用证。虽然电子信用证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对其概念的界定一直都很模糊。经常提到的所谓电子信用证,其实质只是网上信用证的替代说法。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末,由于国际外包也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自“二战”以来一直维持的北-北贸易主流趋势.国际外包行业,尤其是国际制造业外包的增加,使得中国也加入到国际贸易当中.中国外包行业的扩大,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后危机时代国际外包也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任建  吴春晖 《河北金融》2013,(3):47-48,50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正定县板材家具加工制造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带动了板材家具市场的蓬勃发展,但产业规模受个体发展方式、产品更新能力、银企关联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53家板材家具加工制造企业的调查,全面反映了企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档次和规模、巩固板材家具加工制造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信用证在运作过程中,其形式也随着贸易的电子化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纸质信用证到网上信用证再到电子信用证。虽然电子信用证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对其概念的界定一直都很模糊。经常提到的所谓电子信用证,其实质只是网上信用证的替代说法。  相似文献   

11.
董涛 《时代金融》2014,(3):15+18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开始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受到各种原因影响,其中,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周期对我国电子商贸发展有着重要深刻的影响,因此,理清电子商贸和国际贸易周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周期规律推动我国电子商贸的发展。本文试就两者关系以及发展思路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在国际贸易周期基础上的电子商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子结算就是买主和卖主之间在线资金交换。交换的内容通常是由银行或中介机构发行的并由法定货币支撑的数字金融工具。有信用卡结算:电子现金结算;电子支票结算;电子钱包结算;借记卡结算;电子代币结算等方式。电子结算也是烟草行业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本文通过阐述电子结算支付烟款在收购烟叶中的作用。分析采用电子结算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剑辉 《金卡工程》2010,14(9):118-118
电子提单目前还处于稚嫩的兴起阶段,在法律和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很难跨越的障碍,传统提单在商业流通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电子提单必将取代传统提单成为21世纪海运业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曹蕾  戚平 《中国外资》2013,(15):62-6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也在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物流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国际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国际贸易中存在着种种风险,对国际物流的风险管理是降低国际贸易发生风险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将就国际物流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志灵 《中国外资》2013,(13):60-6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但是,作为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解决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迅速发展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加工工厂"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第二大贸易出口国来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单纯依靠劳动力获取利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是没有优势的。进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由之路。中国制造业只有以品牌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中国外资》2012,(5):93-94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贸易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贸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中国作为国际贸易的出口大国之一,深处在环境效应对贸易"挤压"的大环境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实施贸易策略,走科学发展之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从这一大的环境出发,首先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环境问题对中国发展贸易的影响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明 《中国外资》2011,(10):27-27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也发展到新的高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需要集思广益,方能解决。本文从技术壁垒的内涵,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探析,希望能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刘燕  杨芹英 《中国外资》2009,(18):16-16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日益增长,为了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能更好的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本文分析了各类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政策,力求能帮助制定适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加工工厂”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第二大贸易出口国来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单纯依靠劳动力获取利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是没有优势的.进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由之路.中国制造业只有以品牌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