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1世纪中国会计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真正推动社会飞速发展只是近几个世纪科学技术发明的力量。进入20世纪中后期,IT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人类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动摇整个社会的基础,而且还将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会彻底改变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时代。由于数字网络的高度发达,其社会运行的主要方式将由物理的空间移位到数字网络空间,网络大潮的推进将快速地把人类推入到信息文明的社会。可以预见,信息是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以信息为基础创造财富体系的崛起是未来经济的最大特征,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充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变革,这个潮流将会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电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人类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崭新阶段,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传统观念带来一场革命。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了应对加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达国家依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将新经济导入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新经济时代跳动的脉搏。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做好经营战略适应性调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一、新经济时代的一般特征及金融特征。新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其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动力高科技化。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有着强大驱动力背景。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驱动着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驱动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以电脑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则是新经济时代的驱动力,这也是新经济时代区别于旧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旧经济时代人类摆脱了手工劳动进入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一个信息竞争的时代,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经济时代,IT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简单的产品竞争转向知识、信息的竞争,作为一个企业单机会计电算化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财务取而代之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魏西子 《中国外资》2011,(24):69-6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信息化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经济时代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计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本文主要就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论述,希望能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些考。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它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一些专家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新阶段,它将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7.
行成于思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唯有创新才能展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召唤,唯有创新才能为时代谱写出华美的乐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按规定的说、照过去的办、以别人为参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硬道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项事业,如果不能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那么,她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事物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消费活动所掌控的系统,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内容都较以往任何时代有了明显改善。消费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幸福;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消费不是幸福本身,只是幸福的必要因素而非充要因素,我们必须正视现代社会中异化消费与国民幸福的伦理冲突,引导大众个体从消费社会中"解放幸福"。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形成的新形态。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新媒体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结构正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总结了网络环境下社会新媒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不仅是理性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通过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理论精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而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信息化趋势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当今世界,人类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信息量的激增,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已同物质、能源一起被看作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三大资源。在社会迅速信息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作为自主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不仅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和手段在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对人类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当然作为社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在其中。网络穿过大学"围墙"在为校园文化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进一步搞好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4.
傅炳辉  马奔 《深交所》2006,(8):30-32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进中,从对用物质发展经济到用信息技术来发展经济的阶段过渡,这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为信息经济比物质经济的资源消耗量低,更多的是利用人类的智慧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生产,甚至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此,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能量等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动因。社会科学也已经演变为重视生产力,运用时代的特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易经》产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此前,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状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制度,正是从这时起,人们开始使用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出现是社会分工最重要的条件。由此,人们才得以观察社会,认识自然。尽管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工具极为简单、粗糙,甚至是石器,但是却形成了对社会改良最初的认识。研究《易经》的社会分工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苗丽 《金卡工程》2008,12(9):104-10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职业化倾向日益明显,研究职业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关系成为时代的必然.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的思想或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反映,涂尔干生活在一个社会急剧变迁的年代,他认为要治愈失范状态,必需建立某个群体,并基于群体建立一套规范体系.由那些从事同一工业生产,单独聚集和组织起来的人们所构成的职业群体,是真正的社会团结奠定基础.后涂尔干主义对职业共同体思想做了重大发展,认为它在当代更能解释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而揭示人际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经济下的网络会计发展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Internet的出现和普及,它将人类带入了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信息网络化时代所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会计作为一个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人造经济系统,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网络使现行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中,网络经济使会计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变革,由传统的会计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将一改当前工业经济时代的基本经济特征,将逐步建立起一种全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商业银行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发达的今日推动了科技产物的日新月异,科技产物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类的新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思考,因此这些行为和思考方式也被带到企业和组织中,影响着组织的发展走向,进而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反复无常、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冲出一条突破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建立一个全系统(W hole system)的组织环境,而通过借助行动学习流程的可持续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