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研发活动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问题是引起企业研发活动低效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来源,并进一步研讨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行为的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2.
廖靓  陈建国 《经济师》2004,(11):235-235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对投资银行与地方政府财务顾问业务委托代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易法海 《经济纵横》1997,(11):27-29
农产品销售代理制:解决农民出售产品难的有效措施□易法海(一)农产品销售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农业生产者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委托,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替委托人销售农产品的行为。这种销售代理行为的主体称为销售代理人或销售代理商。销售代理人一般常驻农产品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4.
孙慧琳 《经济师》2003,(3):183-184
企业建立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及其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杰 《经济师》2003,(2):123-123,131
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正蓬勃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 ,其存在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文章对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浅析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新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101-102
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活动中,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但由于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非对称性,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由此产生了很多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此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在双方达成博弈均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提高委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与行业协会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王富祥 《经济师》2002,(11):151-152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 ,影响其有效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理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冯根福 《经济研究》2004,39(12):16-25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理论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小琴 《时代经贸》2007,(3Z):51-52
委托代理关系是伴随国有企业改革而出现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特殊性,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两者关系和代理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通过改进和完善经营者报酬制度来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信息经济学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分析我国对退耕还林过程中经济补偿机制中的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循着"什么是委托代理理论?→如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退耕补偿过程中的信息租金?→如何减少信息租金?→基本结论"的思路,建立了减少信息租金的状态空间模型,着重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伟 《经济论坛》1999,(24):16-17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引起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综观文献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时,忽视了西方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国有企业现实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的差别,从而使其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代理人问题方面。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代理人问题固然存在,但关键是委托人问题。一、国有企业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问题从产权角度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典型代理特征是自下而上多层级代理,自上而下多级委托。在多层级委托关…  相似文献   

15.
刘双艳  胡德宁 《经济师》2013,(5):23-24,44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拥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容易产生信息寻租行为,为了减少信息租金,委托人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设计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减少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甄别模型,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补充了委托代理中机制设计理论,为金融业、保险业、银行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成本的主要成分,其最优化是公司治理的理想结果。本文扩展了传统意义委托—代理成本的内涵,设立模型分别探讨了搜寻成本、激励成本、监督成本等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田耘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32-133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解决好国有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并确保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成为中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层次过多、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关系模糊、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导致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合谋以及寻租问题突出,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精简委托代理链条,明确界定政府的职权范围,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提供农业补贴的有效激励机制,提出了在WTO规则下提高农业补贴效率,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激励性补贴计划。  相似文献   

19.
政府投资项目双层多级委托代理链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双层多级委托代理链和两个层次中的代理人问题.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是从公众到政府代理,主要的代理问题是对公共权力的约束.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是从政府代理人到项目业主和项目执行团队,主要代理问题是政府代理人如何约束其项目业主.在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发展方向是以业主市场代理模式取代业主行政代理模式.代建制的推行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迅猛发展,出资者、管理者、受益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新时期的产物必将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首先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营利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并对非营利组织代理问题及其特征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