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希清 《金卡工程》2005,9(12):67-70
一、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技市的发展概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早年运用于法庭科学的司法鉴定,多是对静态图像(指纹图像、脸形图像)的事后采集和识别;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特别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反恐斗争的需要,对静态、动态图像的事前事后采集和实时鉴别,已成为防范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代表国际上生物特征识别先进技术的主要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已开始启动,当时  相似文献   

2.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唯一的、可以识别和验证的.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惟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建新 《金卡工程》2006,10(11):23-26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适时、准确收集、储存、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建立信息网络,实行电子数据交换,开展安全检测,增强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下面要介绍的四大条码识别技术,不能绝对区分开来,比如智能卡技术,也可能还是生物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而声音识别技术从属于生物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突破,互联网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纷纷将生物识别技术嵌入业务链,融入业务场景。鉴于人体生物特征的稳定性、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金融支付提供了更安全、快捷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对以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载体的智慧支付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建设智慧型支付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行业     
《金卡工程》2007,11(7):5-8
首届国际生物识别技术高峰论坛八月举行首届国际生物识别技术高峰论坛将于8月22日举行,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邀请国内外专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技术服务商及用户代表针对性地系统讨论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为业界人士创造一次高层交流与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IT聚焦     
苏博泰克与美国 SecuGen 公司结战略同盟并推出新型指纹技术日前,苏博泰克和美国 SecuGen 公司结为战略同盟,在生物识别技术形成强强合作,这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美生物识别技术的首次技术与战略合作。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确定性、可分类性和使用方便等诸多优势,因此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IT 技术的新热点,并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最成熟、使用最方便的生物识别手段,已被全球大部分国家和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红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ATM卡  相似文献   

9.
生物特征可以看成是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与众不同的钥匙。它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比如指纹、声纹、指静脉、虹膜等,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数字化,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凭证。伴随着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硬件成本降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在金融业,支付方式日趋多样化、便利化,便捷的客户体验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人人不同、随身携带、相对稳定、迅速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华南金融电脑》2008,16(7):I0001
日前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经过层层审批,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改制为浙江维尔生物识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生物识别领域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走出上市计划重要的一步!这也成为中国生物识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电子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组织、人力资源、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子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金融现代化的过程。生物特征识别中虹膜、指纹等识别技术在金融业不断得到应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识别对于电子金融创新起着推动作用。在目前我国金融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下,生物识别不但有着技术变革意义,而且有着制度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能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市场前景看好 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密码或证件遗失而造成的损失巨大。在美国,随着密码被破解的概率越来越高,仅与自动取款机业务相关的诈骗案每年损失就不下3亿美元。有关专家预言,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IT业的重要革新。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包括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应用角度看,指纹识别是一种取决于人口规模的技术。最令业内人士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由政府计划和主导的几个采纳指纹识别技术的大型项目已经启动或进入试点,包括暂住证、社会保险卡和二代身份证系统。相信随着这些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贸易摩擦逐渐成为常态。面对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深陷反倾销起诉的尴尬境地,我们需要如何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待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待征是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2,(7):54-55
在当前的管理识别技术中,生物识别剀及无触识别,可以说是当前最火热的两项识别技术。而说到无触识别的优势,恐怕他给我们带来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当前简单的又常见的一卡通技术,还是与门禁安防休戚相关的门禁卡片,似乎都少不了RFID技术的映衬。可以说,在这个卡片横行的时代里,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6,(4):58+6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所具有的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不可抵赖性,相对于传统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目前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据悉,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的答记者会上,有关负责人提出:"银行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否有效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确保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开立银  相似文献   

17.
刘远 《金卡工程》2001,(12):54-56
一、前言 1.系统背景 现代社会,随着警察、部队等国家安全机构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诸如枪械、机密文件等敏感物品的管理的安全性、智能化和科学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这些不断增加的需求,公共安全技术在中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提高。密码识别技术、智能卡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手掌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脸部分析识别技术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公共安全技术逐步地形成并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识别系统     
智能卡生物识别联盟建立 生物识别技术公司Identicard和Bioscrypt宣布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基于智能卡的生物识别方案的开发。这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将会整合Identicard公司已经申请专利的IdentiSMART系列非接触智能卡方案和Boiscrypt公司的V-Smart技术(将Mifare智能卡和指纹读写器集成到访问控制系统中)。 V-Smart技术可以让指纹模板存储在IdentiMSART卡上,持卡人可以利用卡片以及以前预先注册的指纹打开安全门。V-Smart是利用对活体指纹采样并且把它和录入到智能卡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白慧冬 《金卡工程》2007,11(6):37-42
随着现代识别技术的发展,识别技术中的一些具体的分枝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有不少已经达到了可以投入应用的程度,当然这种应用目前大多数仍然是出于限定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本文介绍识别专业方向的一个子分枝——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并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正刷新着人们的体验,加快了银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就银行业而言,通过持续探索和尝试,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大和深入,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金融智能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将会进一步与身份鉴别、金融支付需求相结合,并为风险防范增加一道坚固的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