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缩小区域投资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区域投资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韩科智(兰州730030,中国建设银行甘肃分行)1我国各区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差异,是与各区域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投资力度密切相关的。例如,从“一五”时期开始,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一时期,156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由于区位、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各异,各地的发展条件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收入的差距。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也对中国地区差距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地区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缩小,9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刘夏明,2004;李善同,2004;王小鲁,2004等)。但200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区域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相继实施。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以及地区差距发展的趋势有何变化。本文主要讨论2000年以来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一改通常传统的经济性理论思维,站在物质需求的角度上分析经济增长的极端效益,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着重把握经济市场的内在循环体系以及其内在生产关系,使生产经营者总体趋向于高收入市场投资,以期实现节省运输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是对有关中国地区差距度量和成因研究的一个评述 ,分别综述和评论了通过不平等指数对地区差距进行描述和分解的研究 ,以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中检验各地区经济增长经历是否满足收敛假说的研究 ,进而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地区差距的描述表明 ,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出短暂小幅下降然后持续上升的趋势 ;对地区差距的分解发现 ,更多的地区差距源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 ,就三大产业来说 ,第二产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最大。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并没有呈现出绝对收敛的倾向 ,但是具有不同人均产出水平的“俱乐部”内部有收敛趋势 ;条件收敛分析表明 ,各省在地理因素、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阐释清楚各类因素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 ,同时需要加强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地级市国有企业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改革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2)城市规模越大,国有企业改革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越大,且影响效果随时间递增;(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了地区整体的就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提升市场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区经济近40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差距的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中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75%。同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发散,但是省区发散并不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是发散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等部门是微弱发散的,而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显示出了微弱的收敛趋势。地区差距的87%来源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虽然工业在1990~2002年有发散趋势,但是在1997~2002年的子时段里出现了绝对β-收敛和σ-收敛,这个新现象值得用未来更长的时间序列来检验。 相似文献
9.
1995年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1994年国家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的诸多改革措施和对外开放的重大进展,仍将继续产生效应,改革和开放起步较早的东部省区将继续受益。特别是1994年我国出口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有新突破,不仅将1993年的进出口 相似文献
10.
纵横交错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演变成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流。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促使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一般而言,国际经济包括商品流通、服务贸易和资金流动。前两者可归纳为国际贸易范畴,而后者则属于国际投资领域。鉴于我国这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文章便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和分析它们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正>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西部经济虽然发展不慢,但与东部,中部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经济实力仍处于落后地位。1986年,预算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在全国的比重.东部为51.4%,中部为32.1%,西部仅为16.6%;农业机械总动力占全国的比重,东部为49.7%,中部为35.4%,西部仅为14.9%;西部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仅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与1980年所占比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也大大低于同期东部占55%和中部占30%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全国为762元,东部为1252元,中部为689元,而西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6%,东部的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失衡、空间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以来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下挫后持续向上攀升,同时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偏高的失衡、非农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特点.本文将地区差距扩大与产业结构失衡、非农产业集聚联系起来,分别计算了1978年~2004年与经修订后1993年~2004年的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与去除三大直辖市后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化的产业构成,发现:31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是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与非农产业向少数省市集聚所致,且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对地区差距扩大在2000年以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扩大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与第二产业空间集聚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东西部差距问题是目前国人谈论的热门话题。东西部差距问题并不单单是个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关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对此十分关注和重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相似文献
18.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列举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地区性差距,从不同角度对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出建议。主张采取大都市化的发展战略,满足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实施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统筹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各类社会消费品的供应量,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都是改革开放以前无法相比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全国也在飞速发展,条件优越的东部沿海省区发展很快,与我们同处西北地区的周边几个省区,变化也是十分惊人的。与他们相比,甘肃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档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果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这些差距在近几年内又被迅速拉大了。1998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表显示,在全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体经济》2019,(31)
在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以及重点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看待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之间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关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的研究则将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有机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地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经济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着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机制指导下,生产效率较高,扩大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的差距。这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融合是当下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