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和“城市化”,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命题,却又总是时时透露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必要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深层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欠缺的是“新农民”。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扶持,只有得到广大农民自上而下的响应,直接参与,成效方可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农民“太多”、“太弱“、“偏散”的局面,培育造就具有较高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新型农民,使农民变成“农商”,才有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笔者以为,结合新农村建设目前已经提出的五条具体要求,考虑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对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有必要将“资源集约”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六条”标准予以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06,(12):7-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本刊今年第1期曾推出了“特别关注”,《新农村离我们有多远》,实地度量了一些县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距离。一年过去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道上走了有多远?请看本期“特别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有关“新农村”的网页竟有14万多个,足见其热度之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作为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崇左市,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的情况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武琪 《发展》2007,(2):73-7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在第二部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而且第三部分的第5条,又分别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改革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专门讲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此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对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当前建设新农村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它和建设和谐农村有什么联系?对此,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许艳秋 《辽宁经济》2006,(11):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是最根本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日前,我们通过对辽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研,深深地感到,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发展现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7,(4):30-31
被誉为江苏省乡镇企业发源地的无锡市锡山区,遍布镇村的工商企业,大力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到上世纪末,镇村两级企业通过“以工建农”机制投入“三农”的资金约有15亿元。各地组织工商企业反哺农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中共甘肃省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精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立足兰州实际,提出了“规划先行、全面发动、试点带动、总体发展”的原则,用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全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样板化”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被简化成“村容整洁”四个字,于是各地都刮起了一股大拆大建的攀比之风。“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新农村建设,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著名论断,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了对此“一定要有良好开局”。多种迹象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已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对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要有财政支持,但决非是要政府大包大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起撬动大量社会奖金的杠杆作用,农民才是建设主体,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沛英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论点,值得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决策中予以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冯耀忠 《开放潮》2006,(7):44-45
南平市作为农业大市,新农村建设无疑为该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南平市新农村建设?结合南平市实际,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南平市新农村建设思路是:明确“一个路径”,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三个原则”。做到“四个坚持”,实现“五大目标”,并在实施中注重整体规划、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最近的调查发现,在同一地区,相同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中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运作机制:合作化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实施的结果是,利用合作化机制运作的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主体性、合作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示;而借市场化运作的新农村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只是一些观赏性的“硬件”建设,既未“搅动”村庄的生活,也没有“激荡”村民的热情,似乎于“村”于“民”关系都不大,这不仅背离了“农民是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精神和建设方式,也偏离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浙江要"走在前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全面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摆在浙江“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描绘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浙江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区建设》2007,(4):31-31
宜昌市实施“企业反哺”工程,探索了一条“以工促农”的新路子,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截止2006年9月,全市有176家企业参与帮扶154个村,共启动各类项目339个,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242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话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直接指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