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农业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渐深化,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实现新突破。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要求种源安全和数量安全,而且愈发重视质量安全和供给能力安全。新形势下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进口种源“卡脖子”、大豆逆差扩大危机、国际竞争力短板与全球不确定因素冲击等挑战,加剧了粮食安全风险和脆弱性。新征程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绝对安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粮食数量安全底线,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安全,强化农业供应链韧性,构建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新格局,保障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2.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强国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前摆在农业强国建设面前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饲用粮食供给问题。对全球农业要素禀赋、产出和贸易结构、国家生产能力、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国民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等多维数据的分析表明,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和粮食生产、贸易的技术性软约束,我国饲用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粮食贸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也是饲用粮食供给与食物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利用国际市场和外部农业资源来保障国内饲用粮食供给势在必行。未来,我国饲用粮食国际供应链要面对贸易渠道多元化难度大、现有渠道的不确定性难以回避、域内周边国家农业资源利用门槛高、粮食贸易容易沦为他国外交政策工具等四大困境。彻底解决饲用粮食安全问题需要稳固现有贸易渠道、调整农产品进口结构、优化国内膳食营养结构、管控饲用粮食需求、提高饲用粮种植比较优势、开拓域内国家农业资源、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等一揽子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李丽菲 《现代食品》2022,(14):44-46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粮食安全依赖于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稳定。当前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运行效率低、种业技术“卡脖子”、进口来源的集中化、国际粮食市场供给不稳等风险。为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新格局,要加大粮食安全支持力度,推动粮食全链发展,在全球粮食发展格局中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作为二战以来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冲突,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短期内减少了俄罗斯、乌克兰的国际化肥供给,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全方位制裁阻碍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化肥贸易,地区局势不稳叠加新冠疫情导致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了化肥的出口。粮食危机引致的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扩大、农产品价格的升高带动了化肥需求。国际化肥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急剧飙升,已逼近196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化肥的国际价格大幅高于国内价格给中国创造了机遇,但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肥原料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尤其对国内高度依赖进口的钾肥需求构成挑战。应紧密追踪乌克兰危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研判敏感性事件对国际供应链的影响;通过多元化进口战略,降低钾肥贸易风险;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状态,保障粮食供给平衡目前已经成为个世界性的课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关系越来越紧密.当前,国际粮价持续高位运行,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着重重危机.我国粮食形势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粮食需求增长、供给偏紧的趋势日渐明显,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及我国粮食供需情况,以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定位为切入点,初步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发挥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重点在于金融风险控制,笔者提出不同风险责任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三级风险保障供应链金融模式,以促进农业供应链形成健康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2021年或将成为联合国成立以来"最具粮食危机感"的一年。我国粮食虽然连年丰收,但去年进口创纪录、国内粮价明显上涨,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尽管全球粮食供求相对宽松,但结构性矛盾突出,需高度警惕全球粮食结构性缺口加剧我国结构性矛盾,国际投机资本进一步推高国际粮价传导国内风险,以及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的贸易链供应链梗阻影响我国粮食进口,要未雨绸缪,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市场不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食危机及其特征 众所周知,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因粮价暴涨而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已对国际社会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轮国际粮价暴涨反映了国际粮食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失衡,究其原因,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但粮食进口量的迅速增长可能会加大国内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使我国粮食贸易更容易暴露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风险和价格风险中。国际以四大粮商为首的跨国粮食集团更是通过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各种形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对我国粮食贸易收益及国际地位产生了冲击,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切实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  相似文献   

11.
国内粮食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粮食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市场各类主体价格博弈程度加深,粮食购销活跃,行情向好。但存在粮食价格周期性波动、优质粮食供给不足以及供应链安全风险等突出问题。文章提出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完整的粮食供应链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提升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质量,是农发行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随着“三农”发展的深入推进,打造供应链链接农户与市场,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及责任捆绑,以链条中的物资最终销售回款自偿作为风险控制的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尤其是“粮食银行”,如何通过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供给侧生产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在质量效益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风险的防范面临挑战;粮食生产成本的攀升和比较收益的下降,使农业支持家庭生计的功能不断弱化,导致农户种粮意愿普遍降低;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引致种植结构调整,使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政策成本上升。粮食生产主体结构与行为、生产成本与比较收益、供需匹配关系等生产端的重要变化,对粮食供给能力进而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优化粮食安全目标,合理协调“保产量”与“优结构”的关系;完善价格激励机制,以需求升级为导向优化生产结构;优化收储调控机制,增强粮食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多举措提高农户种粮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的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管理和控制粮食供应链风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论文对粮食供应链风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粮食供应链风险的多维性、传导性、扩散性和变异性特征,进而提出了粮食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机制: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粮食供应链在面对各种灾害征兆和危机诱因时,具备预警、矫正和免疫功能,包括日常监测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应急预案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包括制度、数据、决策、操作四个层次以及相应的应急流程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要闻摘要     
<正>习近平: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作为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所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粮农增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发力供给侧     
<正>2016年农业领域改革的重头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也分析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期。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难题,关键是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发生着极其复杂的变化,邦吉公司亚洲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White表示,中国在某些食品方面越来越需要国际供给,这会给中国带来一定风险,但不至于增加中国的脆弱性,而有效利用全球市场可以降低资源过度消耗和价格波动的风险。受国内托市政策的影响,粮食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状态,但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高,采取传统种植的方法较多,使得中国与国际粮食差价剧增,给我国粮食产业进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受到冲击。如果不及时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国内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自给率不但难以满足,还使国际贸易的矛盾加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当下,中国的粮食产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中国的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如何?怎样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向高效开放可持续的道路发展?本文通过对稻米为主的主粮产业,对其使用进出口量对比、竞争力指数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产业在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后所带来的新的粮食需求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瓶颈、粮食的刚性需求等一系列矛盾问题错综复杂,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纳入世界农业体系。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冲击,粮食安全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威胁。这些迫切要求中国坚持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国内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农业保护措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制定我国的农业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