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业已成为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新产物。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有效拓展市场,不断研究新市场,不断挖掘新市场,不仅能够为金融行业带来大量的客流量,同时也能够推动金融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3年,京东白条、分期乐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纷纷上线,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我国进入启动阶段,经过2015-2017年的快速增长期,进入2017年,国家出台各项资质、业务监管政策,行业进入整顿期。在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进行纵横模式的深入发展,在监管方式、经营模式、驱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长远良性的发展对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下行和实体经济衰退趋势难以逆转的现实赋予了互联网金融历史性"接盘侠"的角色,而主观的政府激励行为与客观的宏观环境相互交叉更加助力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与乱象众生,致使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与实践相背离,激发我们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乱象的反思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思考。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着力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思路,让互联网金融回归金融的本源,真正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结合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兴金融产业,存在着传统金融行业不具备的优势,给中小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多便利,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了不少贷款和融资方面的问题,在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少危机。作为“新生产儿”,各方对它的监管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完善,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引领了大时代的发展步伐,改变了人们的金融消费方式。方便快捷的支付模式,较好的客户体验性,灵活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也更加充分体现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优势。以“余额宝”和“苏宁小贷”等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不断涌现,加剧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同时也也凸显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不适应性和缺位性。所以要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的风险控制,健全法制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全面进行监管,并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金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原有的实体商业银行受到了网络线上信贷平台的冲击。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分析了其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传统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要做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概念,使互联网金融更引人注目. 无论是作为传统金融业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还是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促进着我国金融市场突破原有的金融体制框架不断进行金融模式的创新,给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生力量并带动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变革,给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相关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随着其快速发展,风险聚集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产业而言既是机遇又不乏挑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必须由国家政府牵头,社会、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消费者等共同参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之道,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相互渗透融合,网络交易行为日趋成熟,国内消费金融支持体系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作为网络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主体的通力配合,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隐患.如何加强防控风险的法律监管,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这种将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模式,也能推动金融和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电商平台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前电商平台的网络化发展需求,通过互联网金融为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保障。有关部门应重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价值,采取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等措施,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发展民营金融是必然的选择。我国民营金融资本已经进入了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发展我国民营金融是现有金融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强化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营运监管,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逐步发展民营金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出现的民营矿业发展迅速,占据了矿业的半壁江山,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民营矿业的界定,民营矿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投资、融资、法律法规、历史地位等方面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民营矿业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金融给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并从业务体系、战略合作和经营管理等多角度给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城市化的背景下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分散、运行成本高,难以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理论上,基于点对点的互联网技术可有效解决信息交互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如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与农村金融的耦合效应,是当下关于农村金融的发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耦合效应"旨在解决农村金融行业的信息鸿沟和供需脱节的问题,运用技术创新解决痛点,进而提高经营效率与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创新为技术发展提供新的应用场景。可以预见,互联网金融的倒逼效应有助于农村金融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进而摆脱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结合的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以其快速发展、潜在风险和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而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重构和广义资产证券化过程,它重新定义了货币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将促使现实经济不断向无摩擦一般均衡市场状态演化。因此,不仅要关注互联网金融运营机构自身的风险情况,而且要着眼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建立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促进市场主体交易活动效率提升的制度体系,鼓励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基于市场功能的监管制度,并完善信息披露和交易规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大学校园迅速传播,大学生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学业荒废甚至违法犯罪,大学生由于互联网金融而引发的一系列不幸事件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大学生金融风险问题。引导学生在合理接受互联网金融服务、提高自身生活品质的同时,正确认识并规避相应的金融风险是高校教育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广东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根据广东金融产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情况,提出顺应广东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完善高职金融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广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我国提出公共财政以来,对公共财政的理论探讨颇多,但很多研究立足于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生产性和投资性。政府的财政收支集中在哪些方面,更应是一个伦理问题,应从公共财政的民主化、公共产品化和市场化三个基本特征出发,深入分析公共财政的伦理性质,并通过法律规范、预算建设、收支调整等措施对公共财政的伦理性进行构建,以期在市场经济下,真正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从而实现个体和集群的美好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机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房地产业长期处在政府的高度调控之下,没有真正发挥产业自身和市场的潜能。长期以来,房地产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也被严重抑制,在资金来源上过度依赖传统的银行体系,造成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的现状。因此,我国急需对房地产业进行包括金融改革在内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