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财富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拥有财富的人生,是令人向往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理想早一天实现。对个人而言,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毅力和才智外,还需要用财富做基础。而我今天要采访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位集财富、智慧、毅力于一身的智者。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获得空前的发展.我们的GDP占4%.外汇产品全球第一.我们已是世界第三大的出口国.我们有众多的科技工作者.但是到今天我们才出了一个国际品牌。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国际的品牌。我们不和美国、德国比.看看韩国,我们早就有红旗牌汽车.那时韩国什么也没有.但是现在各大街小巷都跑着韩国车了.我们有半导体的时候韩国没有.可今天.包括用的手机都是韩国的.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有两点是我们大家的共识.一是我们不注重转型.二是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3.
《远东经济画报》2006,(7):90-93
民以食为天。不过谁都知道,在中国,食是要以筷子为先的。筷子,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东亚地区餐具的标志。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种标志性的餐具实在是太平凡了,但就是这小小的筷子生意,在精心的打造下夹起了不小的市场。羊羊筷庄在开张半年之内就开出4家直营店,单店月营业额达6万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贾军慧 《发展》2002,(10):76-76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其实,一个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而一个人从成年开始,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有人曾开玩笑说,现代人有三大烦恼:一是活得太久,自己要钱用;二是走得太早,家人要钱用;三是中途波折,大家要钱用。虽然是个玩笑,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如果从保险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就必须为自己做好“风险保障”,让保险成为人生各阶段的生命屏障。■单身贵族:保险人生的第一阶段一般来说,“年纪越小,保费越便宜”,这是购买…  相似文献   

5.
一、筷子与刀叉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简直就是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的形象标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刀叉运用了尖劈的原理,筷子用了杠杆的原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2):123-123
我在上期的文章中说,人生一世,有没有或者有什么样的追求,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左右着人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反过来讲,任何一种结果都是过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楚人 《中国高新区》2009,(1):114-114
导读:人生永远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在人生中,快乐与痛苦,得意与失意,是放纵还是堕落?作者把人生比作一本书.无论遭遇顺境或者逆境,都尽情书写自己最精彩的篇章,这才是面对人生最好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贾康 《上海国资》2013,(2):14-14
中国亟需逐步用直接税“抽肥补瘦”,这也属于体现公平的机制创新 如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显然是中国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之后,出现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GDP年均年增长率达到9.8%,这一现象被世人誉为“中国经济奇迹”。但奇怪的是,社会上许多人在情绪上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会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发展》2012,(1):54-54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筷子在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同时,中国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量一直很大,据说一年可以达到惊人的450亿双!  相似文献   

10.
书评     
《走向世界》2010,(15):110-110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编辑絮语: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都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世界上最大的两家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讨论通过借助市场力量矫正一次性方便筷子市场的外部性问题,从而提出一种治理市场负外部性问题的新观点:众所周知,一次性方便筷子是近年来引发争议较多的一个环保问题。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占国土面积的14%。而大量进口中国一  相似文献   

12.
两种贫穷     
这是二个人写的。一个写道:一位外商到某一贫困地区考察,目睹一贫困户全家老小吃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连一双筷子也没有,吃饭时都是直接用手抓。他便许诺给这户人家物质的帮助。可是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他看到这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长着极适合做筷子的竹子。另一个写道:一位领导到一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女工家“送温暖”。这位女工的丈夫早几年病逝,欠下了好多钱,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残疾。女工微薄的薪水养三个人,还要还债。但当领导见到这位女工时,却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就像…  相似文献   

13.
吴遐 《沪港经济》2009,(9):66-66
做唐装,是否是你人生的一次转折? 周德强:是的。之前我有过一次大挫折,反思以后,没有想到要退。不过,怎么进,还没有想好。做唐装这个行业,从骨子里,我们是离不开中国文化这条根的。  相似文献   

14.
吴遐 《沪港经济》2009,(5):68-68
Q: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难免会遇到挫折,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研究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获奖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于连和高加林。他们都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又试图从人生的夹缝中突围,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懈地努力奋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最终还是走向了悲剧。认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相似文献   

16.
杜军  于乐 《中国经贸》2003,(7):34-35
人生如果是一所学校,考试成绩大约是衡量勤学与厌学最合适的尺度,很多人也许最终都没有弄明白,当他们同样都是忙忙碌碌地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时,同学之间的差异为什么越来越大——对过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新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洪叶俊和他的新月电脑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感悟余华     
彭昌俊 《魅力中国》2010,(3):305-305
余华,一位先锋作家的代表,跟传统作家以正常的行为方式,性格逻辑,心理逻辑来表达事物有所区别。他是用一些没有逻辑可寻的反常,来写出人生的无法捉摸。他发现了属于中国人的荒诞,而不是照搬西方的。  相似文献   

18.
王柯  陈晨 《魅力中国》2008,(4):106-108
筷子的雏形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并于春秋战国时代逐步定型为“首细尾粗”的形态。宋代以后,筷子的形制又由“通体圆柱”逐渐转变为“首圆尾方”。其形态演绎的过程是与中国农耕地区的饮食行为与审美倾向的形成、发展相伴而行,彼此呈现互动关系。筷子形制演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生存智慧,则更加稳固了筷子自身作为中国农耕地区文化结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心事     
《发展》2009,(9):158-158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相似文献   

20.
王非 《西部大开发》2007,(10):66-68
常言道:歌为心声。歌是人们情绪的自然流露.歌又是人们幸福生活的自然写照。盛世太平.社会和谐.大家生活无忧无虑,不为生计所迫,那当然就有一副好心情.这心情表达的最好方式就是唱歌。心情愉快时唱首歌.可使精神更加舒畅;体闲无事时唱首歌.可对生活更加充满自信和热爱。唱歌是人生中一大快乐,歌声就像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因此,唱歌这一文化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