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方式,认真分析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风险并对其购买方式进行改进,以便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是理论界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课题。文章主要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风险意识,同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目标之主要途径。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研究成果颇丰。文章以国内外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差异为研究切入点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上海浦东社会发展局尝试购买公共服务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不可否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是灵丹妙药,存在需求信息“失真”、资金管理“缺位”、私人供应“垄断”等风险.为此,应从构建公共服务需求调查体系,引入公共服务预算管理机制,培育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倡导公共服务网络监督模式等路径,防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田萍 《改革与开放》2016,(13):57-59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新理念、新制度和新方法,近年来已被中国各级政府广泛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面临着缺乏先进的治理理念、缺乏独立的资金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等困境.化解困境的策略有政府要积极进行理念的更新、明确购买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设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平台、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了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实践和改革。我国研究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起步较晚,上海是最早尝试的城市。目前,国内外对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研究都很少。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可分为两类,即政府购买的科技公共服务和政府为鼓励某一领域科技创新以政策奖励等方式补贴企事业单位购买的专业科技服务。研究探讨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的范围、现实需求、实现途径等,可为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础性概念,并据此引申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社会化趋势的理论表达;针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模式展开SWOT分析;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理念定位,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提供可行策略,并对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会化绩效水平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政府在做出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策略时的决心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昌林 《中国经贸》2014,(12):120-120
自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以来,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的主要制度逐渐倾向于此。相比起传统的模式,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绩效等方面获得长足进展。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购买制度依旧停留在初步阶段,各方面的探索不断出现,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公共治理变革的核心。适应治理变革的时代潮流,杭州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当今时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公共治理变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深圳市西乡街道办为例,本文探讨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事项、采购方式、项目招标程序、经费投入等,评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西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存在二级购买:西乡街道办向物业公司购买公共服务,这是一级购买;物业公司在民政局注册了非营利组织,用以提供专门性社会救助,这是二级购买。二级购买有利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尹洁  闫娟 《中国集体经济》2014,(28):154-155
近些年来,政府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明确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等领域注入更多的社会力量,不断增加购买服务的力度。作者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定义进行了归纳界定,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措施,促使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是规制改革的产物,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政府委托民间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具有专门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执行程序,由强而有力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这一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是顺应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和民间部门关系理论的实践结果。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对于我国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目标、购买公共服务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筛选程序等方面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方面的探索逐渐活跃,但总体上还处于“刚刚破题”阶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可谓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核心问题和关键前提,其构建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估的有效性、准确性和评估本身的价值取向,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也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通过对实践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基于多元价值取向及结果取向与过程取向的有机结合这两个层面,提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由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公正、民主、能力和环境7个变量构成,据此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模型并进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新时期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近年来被地方各级政府日益广泛实践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逐渐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提高环保部门效率出发,简要分析了政府购买环保公共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供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当前政府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当前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出发,主要从法学视角分析了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合法性、法律制度建设以及存在的法律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成为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点之一。海关总署结合国务院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意见要求,对全国海关该项工作作出进一步指导和规划。文章从海关工作实际出发,对海关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剖析,提出推进该项工作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晗美 《中国经贸》2014,(19):108-109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通过建立健全地方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这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地方财政购买公共服务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加了社会福利供给,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本文阐述了地方财政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模式,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地方财政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起步较晚,虽有少数领域进行了初步尝试,但由于对购买服务的观念滞后、社会力量的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等因素,导致推进购买服务工作较慢.本文通过对当前新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推进政府购买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阮萌 《开放导报》2012,(4):89-92
社会组织是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可通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提供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探索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规模较小、购买服务体系亟需完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法律制度尚需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有序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梅 《改革与战略》2012,28(4):24-26,3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文章认为,政府角色从传统的"生产者"成为"授权者"以后,政府行政权力突显,"寻租"和权力交易等腐败现象极易发生。必须完善政府采购立法,全面规范购买程序,严格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健全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协调的综合监管体系,从而有效地规制政府行为,确保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解决了政府职能转移和服务效率问题,但是服务转移会导致责任不清和责任缺失等问题,影响了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了避免服务转移中的责任流失,需明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下的政府责任体系。文章通过研究购买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构成理论,分析了政府责任的转变形式,探讨新形势下政府责任构成体系。政府职能转移并非责任转移,而是责任形式的改变。购买服务形势下,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地由提供公共服务的直接责任转变宏观调控责任和论证、评估、监管等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