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见民工荒!不仅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面临着招工难,连内地企业也开始面临用工荒,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减少。有媒体调查称,留守儿童成为农民工外出减少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子女牵挂的问题,这些确实是农民工外出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问题发端于2003年前后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初主要表现为技工荒。但近几年来民工荒越演越烈,特别是2009年经济危机的返乡潮之后,伴随经济的回暖,2010年春节过后民工荒问题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招工难也由技工荒扩大到普工荒。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主体。  相似文献   

3.
透视民工荒     
在充斥着太多热门话题的中国,劳工问题在过去并未引起足够关注。而近来,“招工难”、“民工短缺”、“民工荒”等字眼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有媒体甚至用“2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民工荒”来定义这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巨变。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5.
廖秋林 《宁波经济》2006,(10):18-21
近几年不少地区的民营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或“民工荒”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一般员工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企业缺乏完善的薪酬制度,而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改革和完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薪酬制度,关系到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媒体也很关注。对我来说,招工难这个情况,已经存在了3年,3年以来,我的工厂没有能够增加1名工人。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钟菊英  刘勇 《浙江经济》2004,(17):30-31
当前发生的“民工荒”是暂时的、局部的,但所隐含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却是长期性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民工荒”还可能持续发生。并在更大区域内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乡镇》2004,(10):31-35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对“民工荒”有系统深入研究的人士还很少,“民工荒”的成因和影响也远没有清晰地揭示出来,甚至在“民工荒”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仍有疑问。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使“民工荒”只是媒体对正常的缺工现象的渲染,我们仍要感谢这些媒体,正是有一群“好事”记者的存在,才使这些本该早就引起注意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用工荒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节刚过。各地纷纷涌现招工难、用工荒、民工荒。上演了不同形式的“抢人”大战。廉价劳动力时代是否就此终结?政府、企业、农民工面对用工荒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就此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民工荒”让劳动管理部门感到意外,让用工企业感到头疼。“民工荒”现象也让一些人士感到担忧: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就此退潮?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具有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一旦民工出现短缺,那些靠劳动密集型维持生存发展的企业会不会大量关门停产?这是否意味着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日渐升温,不仅沿海地区招工难,内陆地区也用工不足。究其原因,有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移的原因,也有不同时代农民工的不同夙愿的原因,更有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尽人意等原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全方位动员,创新我们的管理体制,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媒体也很关注.对我来说,招工难这个情况,已经存在了3年,3年以来,我的工厂没有能够增加1名工人.  相似文献   

15.
王广深 《特区经济》2006,(1):127-128
本文认为农村教育体系功能不完善,使农民综合素质差,就业竞争力弱,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形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力无法顺利转移出去;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于是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矛盾形成。因此,要化解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矛盾,必须以发展农村教育为切入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功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促使农村剩余劳力顺利转移,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透视珠三角“民工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的出现,是经济学界、工商界、有关政府部门等各方人士所始料不及的。那么,“民工荒”在珠三角的出现,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如何应对猝然出现的“民工荒”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以来,从我国沿海地区开始,逐渐产生了“民工荒”现象,并向内地延伸发展的趋势。(民工荒,指2004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不到工人的情况。)中国有着一亿多(据农业部称,1.5亿多)的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呢?民工潮是一种人口流动现象,“民工荒”则是人口流动中的反常现象。“民工荒”的出现,给我国带来许多变化,无疑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民工荒”问题的原因分析中主要涉及到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政策,西部大开发,中央新农村政策这些间接原因,而企业管理制度则是“民工荒”出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每当春节之后,“招工难”现象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且呈现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蔓延、由季节性向常年性演变之势。“招工难”是不是我国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现阶段应对“招工难”的着力点,究竟应放在需求方、逐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应放在供给方、继续释放农业劳动力?这是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如何同步推进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唐晓 《科技和产业》2010,10(5):70-72,103
本文从民工荒与就业难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出发,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中国经济回暖的新形势下两者仍然并存的原因,指出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局面是市场的一种自我调整方式,是中国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弊端的显现。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才能防止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的长期性存在,才能保证经济持续正常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的"民工荒"特点突出,成因复杂。主要特点:一是波及面大,范围广;二是缺工数量大,涉猎工种多;三是持续时间长,向多个行业延伸。主要成因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技术工人缺乏;劳动力价值扭曲,企业吸引力不强;中西部地区发展加速,劳动力反流增加;农业政策引力增强,诱使一些劳动力回流;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劳动力难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选择从业注重目标岗位。按照刘易斯拐点的定义和解释,虽然本次"民工荒"影响面大,且靠涨工资得到平息,但尚不能确定其"拐点"的到来,反而有愈发明显的迹象。其实,企业招工难的实质是招技术工人难,与其说"民工荒",莫不如说"技工荒"更实际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