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20年的风雨历程向世人昭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的复杂性、艰巨性远远超过人们现有的估计,也超过国际机构及国际知名专家的估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深化社会保障改革,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又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现实和长远发展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现实,强化社会保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及实施统筹配套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春 《民营科技》2011,(9):257-257
社会保障工作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改革的关键。现阐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我国已正式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原来分散在人事部、民政部、卫生部的有关保险事务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这对于财政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1.全面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财政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其主要任务是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建设,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加强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非常重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向和原则,党的十五届五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保障与人们的关系几乎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国际社会公认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20世纪的伟大成果,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是当今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器,随着历史的延续,社会保障将愈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与不断深入,计划经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本文在描述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基础上,总结回顾三十年来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成就,分析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财政部有关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方针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今后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关于不断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以省委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国家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关精神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财政职能,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参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支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按照这样一个总体思路,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有企业的重大变革总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发展,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与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关系密切。文章梳理了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从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概念内涵关系、社会保障是国有企业主要政策负担、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平竞争的主体地位关联、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形成企业间接成本四个方面研究分析国有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关系,总结国有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落后于城市,更落后于经济发展,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农民群众排除在体系之外。在生、老、病、死、残等人类生存不可抗拒的考验面前,农民群众能够依靠的社会保障制度实在是少之又少。在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抓住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将广大农民群众纳入公共财政的浓荫之下,应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步伐不断加大,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事业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针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是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保障基金能否实现收支平衡,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关系到广大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随着改革逐步深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到来及中国加入WTO,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社保基金如何实现收支平衡,已成为当前社保事业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沈超 《现代管理科学》2003,(5):96-96,17
加入WTO对我国冲击巨大,特别要注意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两个关键点,建立健全有效的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两者的良性互动将对入世后的中国产生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邱兴平 《经济界》2001,(6):68-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为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仅就社会保障资金基金化问题进行探讨。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好坏和效益高低,能否长期保值增值,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涵盖了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死亡、伤残等七项社会保险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由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致使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功能没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主要问题是: 第一、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的加速影响也从充足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运行风险和结构性不公平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补齐保障缺失项目、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社会托底安全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方向,本拟从财政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进而在养老、待业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显成就,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认为,今后必须加以完善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仍存在着诸如覆盖面小、征收力度不够、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统一等一些问题,难以保证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管,改革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智凯  邵晓宁 《价值工程》2012,31(21):290-291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则是保证社会保障基金良好运作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现状的比较,找寻我国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希望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提出有益的建议,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快速发展,养老、医疗、就业、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机制相继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保障机制,没有现成的模式,如何深化社会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相应地使得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财政风险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但实践中却由于制度不统一,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障资金征缴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而面临着扩面难、缴费基数不统一、缴费基数不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征缴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障碍。本文认为,征收社会保险税是化解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诸障碍的突破口,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切入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