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6,(9):4-10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一是“三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粮”问题,几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共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人”问题,全省共筹集改革成本18.1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退休、内退等15535人,累计支付身份置换补偿金91894万元。在粮食职工依法纳入地方社保体系的基础上。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新组建购销企业竞聘安置17350人。新经营实体和原经营性企业安置10703人。“老账”已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到6月底,全省累计剥离、划转政策性财务挂账85.2亿元。  相似文献   

2.
《齐鲁粮食》2007,(3):9-16
一、2006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一是成功破解“三老”难题。累计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粮”库存压力彻底解决。“老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粮食企业重新竞聘安置近3万人。“老账”近90亿元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其中1998年6月以后政策性财务挂账30亿元。二是企业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对162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重组粮食购销企业713家。其中,国有独资或控股284家。三是进一步奠定了粮食事业发展的基础。广大粮食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办法、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工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2004和2005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批示我省粮改经验,全国县级国有粮食购销改革现场会2004年在我省召开,我省去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2004年,崇州市有7个粮站、粮食职工1246人。2005年,“三老”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了改制,组建了富泰粮油储备公司和富浩粮油购销公司;粮食职工得以妥善安置,957名职工转换了国有“身份”,其余人员全部移交社保。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发展,资产如何盘活,职工如何再就业,是摆在粮食部门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粮食历史“包袱”现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包袱越来越沉重,国家、农发行、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仅就笔者调查的某市粮食购销企业的情况来看,其“包袱”之沉重叫人堪忧。至2001年度,全市粮食购销企业的亏损挂账金额合计363879万元,占农发行粮油贷款总额的80.8%。其中:1.新老财务挂账额18017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0%,其中老财务挂账为14627万元(政策性11283万元,企业性3344万元),新增财务挂账为145840万元(中央3267万元,地方114483万元,企业28090万元);…  相似文献   

5.
“农发行要都能像大丰那样就好了。”这是安徽省宿州市粮食购销企业的同志们看了《中国粮食经济》2001年第11期刊载的《大丰农发行支持国有粮企收购非保护价粮食》的文章后,发自内心的企盼。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农发行转变思想观念,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企经营非保护价粮食。仅两个半月,就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支持粮食企业收购粮油(料)1820万公斤,企业可实现利润108万元。108万元利润对现在粮食产区绝大多数县的粮食购销企业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是可…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到200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好6年。6年粮改,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粮食工作变化明显,粮食企业面貌一新。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86亿公斤,其中按保护价收购70亿公斤;销售粮食214亿公斤,其中销往外省90亿公斤;263亿元收购资金实行了封闭运行;分流粮食职工10万人,其中有偿解除劳动关系6.2万人;一批县级粮食购销公司顺利组建.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丽水市粮食系统截至2001年底己有71家粮食企业实行职工买断工龄、企业破产、重组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改制,国有资产全额退出,企业与职工完全解除劳动关系。未改制的国有独资企业还有18家(其中收储公司9家),在职人数728人(其中收储公司549人),离退休人员641人(其中收储公司586人);18家企业拥有国有总资产25679万元,资产负债22415万元,所有者权益3264万元;18家企业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187万元,亏损96万元。这些未改制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容乐观。问题1.“三多”:富余…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沙洋县后港粮食收储公司(以下简称后港公司)是2008年沙洋县10家改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之一,自2008年6月25日该县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老企业关闭、员工安置、新企业组建运行等一系列改革任务,而其他企业仍停留在改革的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9.
1基本概况 1.1组建情况 2004年,湖南省宁远县粮食局对全县粮食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第一步.将全县5家国有粮食企业合并为宁远县粮油购销管理(总)站;第二步,将管理站的部分资产经中介机构评估计价.报县国资局批准后拟入股;第三步,发动原粮食企业职工每人至少出资5万元入股.2004年7月29日.新组建的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宁远县九疑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疑公司)正式通过工商注册,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0.
我市现有8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辖粮食购销站28个;在岗干部职工356人。2005年底,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革任务后.企业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基本解决。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利润37万元,较同期减亏增盈144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3万元,同期减亏增盈283万元。尽管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部分购销企业中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责任感不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当前粮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行了“一取消、两放开”,即“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打破了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食收购的局面,对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业务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1.国有粮食企业购销规模较以往出现较大萎缩。2002年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43万吨,比2001年减少44.58%;2002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76%,比2001年下降2.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从北京市粮食局获悉,2002年该市国有粮食企业实现利润1581万元,是自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首次实现年度全行业盈利。1997年,该市粮食行业亏损6.8亿元,许多企业濒临破产。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存在“老粮、老债、老人”的负担。粮食库存成为制约粮食企业改革的“瓶颈”,到1999年已达58.5亿公斤,每年需支付粮食利息和代存费10.6亿元。企业冗员过多,全市粮食系统职工达6.1万人。1999年,该市粮食企业先后与全国13个省市的200多个粮食经营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创建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相似文献   

13.
1 2004年湖南粮食工作的基本估价,1.1粮食购销实现了“两个统一”。一是粮农增产增收与企业增购增效相统一全年累计收购粮食48亿公斤。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收购粮食32.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1.95亿公斤;销售粮食47.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5亿公斤:国有粮食企业7~12月盈亏相抵,实现净盈利16983万元,其中永州11426万元、常德4512万元、株洲4023万元、怀化3108万元:在惠农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粮食部门通过扩大收购和提高购价,使农民增收近24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二月下旬,我们对北京市通州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区粮食局的汇报,召开了部分企业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县粮食储备库和通州粮食直属库。调查结果表明:通州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企业正逐步从为生存而拼搏转入为发展而奋斗。一、基本情况1997年12月底,通州区粮食局有独立核算企业25个,干部职工总数2734人,账面总资产36695万元,总负债4117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12%,贷款总额30900万元,应收账款5895万元,199…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许多粮食企业因一时难以适应形势而陷入困境。然而,河北省平泉县粮食企业却通过大胆改革,积极发展农村购销网点,走多种经营之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系统迅速走出困境。目前,全系统已分流职工871人,减幅达47%。1999年实现补后利润159.7万元,2000年实现补后利润125.7万元。从1998年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流通企业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先进单位”、“全省粮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系统扭亏增盈红旗单位”。他们所以能取得如此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03,(3):19-20
湖南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是主营粮食收购、储藏、加工、销售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前身是长沙盛湘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潮宗街粮库、书院路粮库、长沙第二粮油实业公司等四家企业。组建前各企业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效益低下,人心涣散,四家企业总计亏损760万元。2000年,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四家企业合并组建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盛湘人舞起农业产业化龙头,通过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推动科技进步、创建盛湘精米品牌等措施,实现了农企双赢。目前盛湘粮食购销集团…  相似文献   

17.
有“内蒙古粮仓”之称的通辽市,1990年以后,国有粮食企业连续多年亏损,成为当出名的亏损大户。先是1999年市粮食购销企业一举扭转连续9亏损局面,实现利润905万元。接着是2000年,全市粮食系统扭转了连续10年亏损局面,实利润1547万元。2001年1至6再创佳绩,全市粮食系统实现利11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3万元。是什么力量使通辽市一摘掉戴了10年的亏损帽子呢?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三项政,一项改革”。千方百计敞开收购农民余。1998年至2000年,全市年均粮仓容量7亿公斤,而年均粮食库…  相似文献   

18.
西安西粮实业有限公司是西安市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几年来,该公司全面完成了企业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职工收入大幅提升,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公司总占地面积1151亩,总资产7.9亿元,在册员工1242人,粮油储备能力45万吨,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7827万元,  相似文献   

19.
《齐鲁粮食》2007,(4):11-14
五莲县粮食系统现有干部职212337人,辖粮食总公司、粮食储备库、面粉厂、植物油厂、良友大酒店等企业。去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市粮食工作的总体安排,立足自身实际,完善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促进了粮食事业发展,长期困扰粮食事业发展的“三老”问题,特别是“老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改革后,全县粮食系统和谐稳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6年共完成商品购进额1.25亿元,商品销售额1.36亿元,实现利税5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43%和83%。  相似文献   

20.
改革20年来,尽管国有粮食企业受到了冲击,但仍摆脱不了亏损的“帽子”,跳不出传统主业的“圈子”,放不下国有企业的“架子”。国有粮食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不完善,难以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为解决减员、分流、改制的实质性问题,根据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没有现成体制改革模式的情况下,因企制宜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减员、分流、改制的趋势粮食企业减员分流是大势所趋,也是职工最为关心的热点。我县粮食企业在职职工1293人,人员工资、统筹保险、劳保福利就需开支850万元,还未计其它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