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毅 《新财经》2014,(5):78-81
张瑞敏反复强调的“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层”理论、“自主经营体”概念、“人单合一”名词、“创客”新义更让员工和业界人士直呼看不懂。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体经济》2011,(2):25-28
集合松下幸之助、韦尔奇、老子、孔子和孙子五个人的智慧,博古通今,形成了张瑞敏“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基本经营哲学,这是张瑞敏带领海尔无往而不胜的制胜之源。张瑞敏的经营哲学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张瑞敏的经营哲学是我们的企业家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海尔经验。  相似文献   

3.
微软作为世界IT业的霸主,说它破产似乎耸人听闻,但它的创业领袖却给了准确的回答:“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盖茨的警世之言,既为微软员工敲响了警钟,使他们时时紧绷破产危机这根弦,同时也是企业如同惊涛骇浪中舰船般真实的写照。正是悟道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盛极必衰”,企业家们才有了破产危机感。海尔张瑞敏才在海尔飞黄腾达时把“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当作了座右铭。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海尔”品牌以530亿的评估价价值名列榜首。张瑞敏坦陈,海尔目前全球营业收入距世界500强只一步之遥,但进入500强并不能确保下一步成功,因为500强不是护身符。  相似文献   

5.
1982年,张瑞敏担任青岛海尔电冰箱厂厂长时,海尔的名字一点不起眼。事实上,当时的海尔处境十分艰难:产品质量差,销售量低,竞争力弱,员工士气低下,经济效益滑坡。但是,张瑞敏上任后,果断地调整管理团队、“砸冰箱”保质量、建立星级服务标准、提高海尔的信誉度、内联外合占领国内外市场。在张瑞敏的领导下,海尔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的海尔已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的案例成为哈佛大学MBA的热门案例,张瑞敏也成为中国企业界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在中国,从事家电生产的企业成百上千,为何海尔会脱颖而出呢?当然有许多原因,张…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06,(2):111-111
2006年1月8日,首届“中国杰出质量人”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同中国质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同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奖”,张瑞敏是惟一获此荣誉的企业家。此外,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和青岛港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获得“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青钢董事长王玉科获“中国优秀质量人“称号。  相似文献   

7.
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有一张已经变黄了的稿纸,上面写着15个条款,据说,这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在这个制度文件中,赫然写着“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几乎所有参观的人,对这一条无不表露出惊讶、疑惑甚至迷惑的神色:  相似文献   

8.
关于海尔,关于张瑞敏,有太多的说法,那么,真实的海尔到底如何? 如果让你数出中国大陆最好的企业,不管怎么个数法,海尔的名字总会名列其中。 关于海尔,关于张瑞敏,看到、听到的已经很多很多了,有些说法极具传奇色彩。真实的海尔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带着对海尔及张瑞敏创业传说强烈的求证之心,2001年末,我们来到了海尔总部所在地一青岛海尔工业园。  相似文献   

9.
智龙 《民营视界》2004,(10):39-40
在海尔,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海尔为什么会有这种紧迫感呢?这要归功于张瑞敏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管理办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为海尔确立的管理战略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生产战略是:唯一和第一;质量管理是: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销售战略是:售后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市场战略;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这一系列文化战略目标,组成了严密的海尔文化网络,体现了海尔整体的文化战略格局。张瑞敏不等式和“休克鱼”。张瑞敏不等式是:1 (-13)〉14。其中“1”就是海尔集团,“-13”是13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5.5亿元。海尔兼  相似文献   

11.
海尔正在实践的“人单合一”模式是全球首个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组织形态革命的管理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2.
许多到海尔参观的人反映:“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笔者认为,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与机制,保证了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广泛接受并认同,即所谓的“海尔管理三步曲”的运行模式。这一规律,在海尔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有体现,对海尔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深层次规律,更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本文拟选择其中的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这两年海尔沉寂了很多,没有了前几年那种风风火火的霸气和锐气。海尔当前正处于一种调整期和转型期,这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段言论中可窥一斑。“海尔正处于一个‘高原反应期’,面临外部对手和内部机制的压力,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利润。利润在高原上就好比是空气,空气稀薄了,再发展下去就会窒息。”  相似文献   

14.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是中国家电业的第一位CEO。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汇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SST市场链管理,张瑞敏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商界的高度评价。1998年以来,张瑞敏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Harvard  相似文献   

15.
海尔模式:制度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员工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员工管理的实质是将这两大动力进行整合,并使之协同贡献于企业目标,由此决定管理的两大切入点;制度与化,制度是以强制为手段,以利益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自我动力系统;企业化与企业精神则是以价值同化为手段,以责任与理想的强化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超我动力系统,制度与化结合就能使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协同作用,共同指向并促进企业目标的完成,海尔模式包含一个清晰的三步曲:“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管理三步曲构成了海尔模式的实质,也使海尔模式成为制度与化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22年前,张瑞敏抡起大锤亲手砸了76台冰箱,这是低调的张瑞敏一生中最为张扬的一次举动,而砸冰箱事件不仅使海尔成为质量保证,也让  相似文献   

17.
海尔从一家小厂成长为中国的家电龙头企业,无疑是运用最成功商务模式的经典。砸毁60多台有缺陷的冰箱,推行“质量第一”理念;提出“休克鱼”模式,联合兼并,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清醒认识到“防治大企业病”;转向国际市场,实现了中国家电产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突破;提出“海尔俱乐部”概念,锁定顾客群,代表了家电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创新是创造一种资源海尔不是国有企业,没有国家的投资。15年前,海尔只有600多员工,现在有两万多人,海尔就是靠这些员工不断努力,通过创新来发展了规模。所以创新对海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的一句话对我们是非常合适的,他说:“创新是创造一种资源”。我们就是靠不断地努力把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做到了,这个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当中,海尔和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没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基本上保持持续高速增长,15年来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是81.6%。美国《家电》杂志对全世界家电企业的发展速…  相似文献   

19.
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自豪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卖的是水而顾客买的是品牌。名牌产品蕴含的高附加值只有被公众所认可,才会做到价位高而又销售得多。“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市场经济下,世界的版图是名牌的国界。可口可乐也好,柯达、富士也好,说到底是一种品牌、...  相似文献   

20.
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文化”一起走进美国哈佛大学的新闻,在中国的理论界、企业界引起轰动。日前在广州举办的21世纪发展趋势海尔冰箱精品展,我们看到了这位中国企业家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人。这位身高1.80米的忠厚山东大汉正在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布置展览现场。我们的采访自然从“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课堂”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