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莹 《活力》2012,(2):173-173
了解编辑过程在准备阶段、编辑阶段中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充分认识到画面编辑镜头的运用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裴立敏 《活力》2011,(12):232-232
拍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画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画面信息量的大小、多少,又决定着画面的质量。通过观看多部地方台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专题片,缺乏画面的信息量,有的甚至没有给观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这里固然有拍摄人员的技术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真正了解画面信息在专题片中的作用,或者说,根本没有重视画面信息。那么如何提高画面的信息量呢?我想应该首先明确这样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创作的实践中,电视节目制作人一般都会困惑这样一个具体问题,怎么样才能制作出更有意思也更吸引观众的节目.首先,当然要解决创意、选题、拍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其次,很多时候,制作人员是被困于后期剪辑上.  相似文献   

4.
孙耀清 《活力》2013,(12):83-83
拍一部优秀的专题片.画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画面的信息量有无或大小,又决定着画面的质量。尤其是画面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体裁和语言形式无法超越的。一、画面语言是交代背景信息的必要手段在纪录片中对一些背景信息如生活、历史等方面的.都可以利用画面语青进行交代。画面语言使纪录片的现场感更加强烈镜头将拍摄对象的有声形象真实地记录下来,电视纪录片采用画面语言的方式。对现场事物进行了真实的再现。使观众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实践操作经验,简述了摄像机的画面调整方法,并着重对画面轮廓细节的调整以及画面层次调整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伽马与黑电平等决定画面整体层次的关键参数测量以及效果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实践操作经验,简述了摄像机的画面调整方法,并着重对画面轮廓细节的调整以及画面层次调整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伽马与黑电平等决定画面整体层次的关键参数测量以及效果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们面对的电视屏幕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精美独特的后期包装,那么节目整体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肯定要大打折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融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视听手段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创作,是电视节目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现针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后期编辑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电视画面是电视传播的重要表现元素,是电视内容的主要体现者,直接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并还原成“意思”,是节目结构的主体要素,其信息含量大小直接影响电视传播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海滨 《活力》2013,(5):54-54
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取代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相似文献   

10.
王华辉 《活力》2010,(14):196-196
画面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编导要善于运用生动传神的画面细节。才能达到刻画人物、连接情节、渲染气氛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试从电视画面细节的概念、结构特征、作用、电视编导如何把握画面细节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电视摄像镜头语言更为丰富,固定画面作为电视摄影中基础的表达方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闫志勇  王华辉 《价值工程》2010,29(24):186-186
电视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其作用主要依附于画面,而且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所以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当中应讲求电视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初征 《企业导报》2014,(19):195+161-195
本文通过非线性编辑与传统线性编辑的对比,探讨非线性编辑法的优胜之处,同时提出运用非线性编辑专题片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十年的电视摄像生涯中,通过认真学习专业书本知识,虚心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摄像中学习摄像,在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与摄像技巧方面总结了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刘学文 《活力》2014,(16):51-51
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新闻和新闻评论性节目应该是质的支撑点;而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作用,也具有支撑和理性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以画面图像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电视和以言论恩辨为主的评论很难结合在一起。但早在八十年代末,电视工作者就开始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探索和尝试。中央电视台最初在《经济半小时》栏目里.让经济新闻评论粉墨登场.继而有了《社会经纬》和《观察与思考》的摸索和修正,有了《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栏目雏形,终于在1994年4月1日郑重推出《焦点访谈》,后又有了《新闻调查》……地方台节目中,鹤岗电视台最初在《周末一刻》栏目中偶尔制作“经济观察”类的评论性节目,后《周末一刻》演变为《边城方圆》栏目,其中单独开辟了一块五分钟的小栏目《社会写真》用以“聚焦社会热点,评说百姓关心话题”。不到10年的探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步在蔚为大观的视觉消费产品中凸现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姜禹 《活力》2012,(15):52-52
日前,从央视《新闻联播》,到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都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主阵地。以往,大多数电视观众对时政新闻画面的评价是“单调、刻板、不鲜活、没有反映基层实际”。这样的新闻是给政府官员看的而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久而久之就会无形中拉开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不仅使收视率下滑,更重要的是在宣传贯彻落实一些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事关民生的具体决策、  相似文献   

17.
赵岩 《民营科技》2014,(8):270-270
电视画面构图中要求画面构图一次完成;从画面效果来看,电视与摄影、绘画一样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电视画面的构图要有固定的横幅格式;画面的视点可变;电视的画面形式是运动的;电视画面中还要参入有时间因素的构图;前后镜头的内容和拍摄技法要和谐统一。与此同时,电视摄像构图还应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介绍了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特点和基本形式,对电视摄像画面构图艺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孟志华 《企业导报》2014,(20):106+93-106
<正>"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电视台对媒体包装越来越重视,把电视包装上升到提升整体形象的高度来重视。但是就我们煤炭企业电视台来说,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在节目整体包装上还存在一些差距,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调整思路,把节目包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们的电视包装能令人赏心悦目,深受煤矿职工的喜爱。一、电视包装要素:形象标志  相似文献   

19.
王巍 《活力》2011,(15):57-57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电视画面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观看电视节目都是一次性的。这种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一定要突出。拍摄时必须恰当的运用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有效的突出和表现主体.减少无关的构成元素,做到主次分明、相互照应的关系,才能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让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石佳  杜骁 《中外企业家》2013,(2S):265-265
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编辑意识的必要性为增强编辑意识,可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途径为切实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加筹划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努力提高电视摄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