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约1340多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庆市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历了从农民自发外出到政府有序引导的过程。目前,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21万人,其中,2004年新增转移41万人,劳务输出新增11万人, 主要流向广东、北京、上海、福建、新疆等地,年人均劳务净收入约4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并且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其流动的特点为规模大、长期性和以家庭为主,也就是由过去的"单身外出"  相似文献   

3.
王军 《中国就业》2006,(8):48-50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到90年代已经替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工职业流动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如今这个群体人数已发展至近1.3亿。农民工进城已然成为一股大潮,作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我国城市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淄博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总人口55万,其中农业人口47万。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仅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打工收入达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外出务工。用沂源县委书记王世庆的话来说,实现劳动力大转移已成为沂源构筑增收的新跳板。政府引导架起“连心桥”沂源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0.87亩,山多人多地少制约着经济发展。随着产业化升级,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剩日益严重。据2004年初统计,全县富余劳动力达8万余人。如何挖掘富余劳动力资源,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二00三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三千九百五十五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的百分之八十六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近日结束的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要道。会议透露,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955万人,与2000年相比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劳动力的86%。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近几年乡镇企业系统的着力点和主抓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服务于农村经济、各类园区、小城镇以及城乡居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第…  相似文献   

6.
现状1: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个大的社会群体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据四川的一份资料表明,2004年全省有1490万农民外出务工,比上年增长740万人;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达到200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0%。  相似文献   

7.
章清华  解娟 《中国就业》2006,(10):35-36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加速转移,形成了上千万的农民工大军。他们外出务工,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艰苦奋斗,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有的当上了老板,涌现了一大批成功人士;他们心怀家乡,有的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有的回乡投资办厂,积极投入家乡建设。近日,湖北省劳动保障厅对100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代表作出了表彰,这批外出创业致富人、回乡办厂带头人、贡献突出技能人、劳务输出引路人的代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辽宁经济统计》2007,(6):38-39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644万人,增加104万人,增长4.1%。调查还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平均工资继续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怀集地处广东省西北部和粤桂湘三省(区)结合部,位于“泛珠三角”的咽喉;是肇庆市人口、面积大县,均约占全市1/4。该县早在80年代初便开始组织推荐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到刚改革开放不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从这时候开始,“打工”一词成了山里人的向往。但当时外出就业才刚刚兴起,全县外出就业的人数不足1万人,而在20多年后的现在,怀集县已是全市的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该县每年外出劳务人数达17万人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就有一人外出务工,每年的劳务输出收入达7亿元左右,占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0%左右,外出劳务人员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0%左右。全县劳务输出人员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至5000元。目前,在农村建起楼房的大多数是外出务工人员家。“家庭要致富,外出务工是出路”成为广大农民的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6,(5):1-1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规模约在1.08亿至1.26亿之间,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人员约在8000万至1亿之间,总转移人数约在2亿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有100万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另据世界经合组织农业专家的推测,未来15年到20年内,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有2.75亿至3亿农民转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60%。这充分说明,加强城乡统筹就业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广东怀集县地处该省西北部,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八成多,全县农村劳动力35%以上外出务工, 平均每户农家就有1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怀集是个典型的农民工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该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当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已将发展劳务经济列作一个大产业来抓。就是这个地处偏僻的山区县,从去年底以来,屡屡成为全国媒体频频关注的焦点,记  相似文献   

12.
在外出务工农民队伍中,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和管理经验,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农  相似文献   

13.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2003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百万农…  相似文献   

14.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0):33-3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潮”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据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民工外出务工;2007年,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形成一支被称为农民工的新生劳动大军,并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其中进城务工145亿人,这个规模,在国际上,只比印度、美国的总人口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陆续实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人数为1019万人,同比增长2.4%;人均月收入为2958元,同比增长12.2%。就业特点外出数量继续增长,地域分布集中省内。2014年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01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万人,增长2.4%。从地域分布看,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省内就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穷则思变”,怀着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农村来到城市,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农民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的18.2%增加到40%以上。如今在全国大约1.2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与劳动力发生快速变革,农村社会加快转型,人们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青壮劳动力大批外出务工(流动农民已超2亿)。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外出务工农民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农村纯老年户不断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由此引发了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4):65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多渠道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编印了《引领劳务经济的"就业名片(?)全国劳务品牌建设成果实录》。本书主要收录了200/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开展的专题研讨、交流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87亿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至少2000万人,实际上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为2.07亿人。如果经济增长率按8%计算,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需要约为800万,这就是说,我国将有1.9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国,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