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采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实现三个结合,组合三种模式”,即“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与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可持续的复合型战略模式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视点     
新国策出台:振兴东北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日…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实施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国际次区域合作也取得显著进展,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未来,我国将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最近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立足于一个“新”字,要做到观念更新、体制创新、机制革新,闯出一条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开始于2000年,经历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个重要阶段,分别对应着四大区域板块的经济转型。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别是摆脱贫穷落后、改变老工业基地的萧条局面,实现产业与人口分散,它们分别是中国落后区域、萧条区域以及膨胀区域经济转型的典型代表。中部地区综合征缠身,三种类型的转型兼而有之。各区域在实施转型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展望"十三五",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将表现出以下特点:中国区域经济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出现转型区域分化;东北地区加快转型,有望实现区域复兴;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引领全国经济转型;中部地区全面转型,应对多重区域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九五"以来,重庆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按照国家"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发展战略,作为正在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庆,其发展好坏对西部大开发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重庆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8.
王丽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181-181,186
无论是振兴东北,还是西部大开发,知识资源无疑已成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人才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载体,只有以人为本,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两地区的经济腾飞。而振兴东北和西部大开发是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因此本文试图从劳动力在两地区产业间的流动方向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两地区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前进。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强调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大的区域范围内,由于  相似文献   

10.
张蕾 《企业文化》2004,(2):60-6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提出的战略部署,是继开放东部沿海和开发西部地区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东北地区是国家重点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战略部署,研究东北企业调整改造的思路对策,探讨老工业基地企业改组、改制与文化变革的深层次内涵,本刊在黑龙江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4年1月5日至8日在哈尔滨举办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暨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空间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构筑起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维刚 《活力》2007,(3):47-4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审时度势,谋划全局,着眼于东北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统筹地区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它与西部开发并行,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个决策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是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必须对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充分地保障振兴老工业基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东北,首先要振兴东北的人才 编辑:中央关于振兴东北的战略,使东北人非常振奋,感到希望终于来了。 去年12月21曰,国家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披露,要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开发,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可以说,人才问题已成为振兴东北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红  刘莉 《物流科技》2004,27(2):J001-J00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是全面落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现代物流业是以高周转率进行配送的整体物流网络系统,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三领域,流通成本低、效益高,在经济发达国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振兴东北”成了媒体的高频用语。中央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凸显,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发达地区之后,东北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继东部沿海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个加快中国经济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在我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发展集群经济,走产业集群化道路,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这一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振兴东北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国策,对于其发展战略的差异,本文归纳为振兴与开发、工业时期和农业时期、“造血”和“输血”、国企改革和民间投资等四点,认为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脱贫”,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应当是如何“致富”,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如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培养和增强竞争意识、竞争本领,以率先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样,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就此,笔者对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明显滞后。2003年8月初,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座谈会上做出了“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的重要指示。温总理的讲话主旨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体制与机制创新先行,必须实施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继以深圳为中心的沿海开放,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的大开发和西部大开发后的又一战略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点、优势、方向及振兴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