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按照《食品卫生法》的定义,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因此,该法第六条对食品和卫生作出了基本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食品感官检验,就是通过人类的看、嗅、尝、摸、听等感觉器官的不同感觉,对食品质量作出是否可供人类食用和食用价值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农产品是人类的主要食品,其质量安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月1日施行:日前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两字之变彰显了立法理念从外在到内质的战略跨越: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严把“三关”。  相似文献   

3.
孔英戈 《活力》2004,(11):87-87
众所周知,食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程,古语“民以食为天”讲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需要的食物也只能来自农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动植物产品,这些产品除极少数如水果可供直接食用外,绝大部分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才能食用,为此便产生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生产与加工业。  相似文献   

4.
李南 《企业标准化》2005,(11):60-61
不久前,偶然得知英国捐赠给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区幸存者的数百吨食品将被美国当局焚毁.美国当局对此给出的解释为这些北约野战速食食品“未能达到美国标准”而“不适合人类食用”,讽刺的是,驻伊英军所正在食用的却恰恰是同样的北约野战速食食品.报道中认为,美国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是那些饥饿的灾民无法得到这些食品的根源,美国政府的此种行为是“令人感到恶心和麻木不仁的”.  相似文献   

5.
辨识毒西瓜     
什么是“毒西瓜”呢?“毒西瓜”的“毒性”来自瓜农施用过量的激素(植物催熟剂)和剧毒农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少数瓜农为使西瓜个儿大,就超标准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人们食用这种西瓜后,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有的即使不发生急性中毒,经常食用这种西瓜,由于其中的雌激素的慢性作用,也可使女性性早熟,男性的雄性特征变得不明显。一般来说,种植西瓜是绝对禁止使用剧毒农药的,但仍有极少数瓜农担心遭遇虫害造成减产,于是擅自使用违禁农药,这种西瓜食用后更易使人发生急性中毒。炎热的夏季正是西瓜销售的旺季,消费者又该…  相似文献   

6.
1. 掺“竹香精”的绿色大米 前些日子;自誉“清香四溢,口感舒爽;长期食用增进健康”的“绿色大米”一度行销市场。消费者花了高出普通大米七八倍的价格买回了这种“健康食品”;淘洗后,不料又变回了白莹莹的普通米。原来“绿大米”是由一种竹质精维素(也叫竹香精)的色素掺和到白大米中制成的。 2. 掺吊白块的米粉。 为了增加米粉的白亮感,使之煮后有弹性,米粉加工厂竟然在米粉中加入致癌物质“吊白块”;然后浸泡在“福尔马林”防腐液中,保持筋道新鲜。 3. 甜里藏刀的毒白糖。 为了给白糖“美化”外观,使之白上加白,糖商们…  相似文献   

7.
山西稷山素有“枣乡”之称,金丝蜜枣、无核蜜枣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60%。 为了让蜜枣的颜色更好,一些不良商家近年来开始用工业保险粉吊色。工业保险粉和食用保险粉不同的是。工业保险粉用于食品,容易导致重金属残留。其在人体中难以排除并会产生累积,经常食用含有工业保险粉的食品,甚至可能会造成多种癌变。  相似文献   

8.
吴珺 《监督与选择》2006,(10):33-33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数量较少。黄曲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较寄生曲霉普遍,其能够在受侵染的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特别是玉米和花生)上繁殖并产生毒素。1960年英国曾经发生过在短短几个月内10万只火鸡幼仔相继死亡的严重事故,后经查明是由于火鸡吃了含有霉变花生的饲料引起的。人类一旦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起病之初有头晕、乏力、厌食等,很快进入急性中毒阶段。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本文简单论述了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日前,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规范》,所谓的食用农产品是指未经过加工或经粗加工,供人类食用或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动植物产品。据了解,《食用农产品标识规范》是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去年11月12日发布,其明确清晰界定并提出了广  相似文献   

11.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2008年12月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曹经纬 《活力》2013,(22):81-81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突出发展,但是随着食品发展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为严重的应属食品安全问题,从“毒大米”、“毒面粉”、“毒奶粉”到疯牛病、禽流感事件的发生,表明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这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供应链中的环节和因素不断增加,导致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增加了食品不安全的隐患;另一方面,与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制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1月31日几乎所有媒体都大篇幅报道所谓食用中国生产的速冻饺子造成中毒的事件。日本媒体众口一词怪罪“中国毒饺子”,使日本市场出现了一股“中国食品恐惧症”。日媒体热炒“毒饺子”1月30日,日本最大电视台NHK报道称,从去年12月28日至今,千叶县和兵库县先后出现3起食用中国产速冻饺子后呕吐、腹泻的中毒事件,涉及3个家庭的10人,其中一个5岁女童一度病情危急。目前,这些出现中毒症状的民众已经基本康复。  相似文献   

14.
熊晖 《中外企业家》2014,(2):268-269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论述了“自然界之自主过程”,并对资本在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把自然界既当作“水龙头”又当作“污水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两重矛盾,阐述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辩证关系,最后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了其无法挽救这个危机,克服生态危机的出路只有走生态学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李锦利 《中外企业家》2013,(2Z):112-113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食品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自然观,科学观与技术观这三方面,食品企业管理理论都有所涉及。这使得二者能够相互借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劳力 《企业世界》2004,(12):36-37
近年来,有毒食品频频曝光报端,从主食到副食,从水产品到奶制品,从蔬菜到肉禽蛋,几乎无所不包。诸如毒大米、毒年糕、毒面粉、毒粉丝、毒火腿、毒香肠、毒凤抓、毒鱼鲞、毒虾仁、毒泥螺、毒海带、毒豆芽、毒奶粉、毒白酒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有毒的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吁日趋高涨,人们日益追求天然食物和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食用药膳食品防病治病、营养健身的人口已达5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1/10。据悉,日本的食品医药工厂家对健康食品和药品生产正以20%的幅度迅速增加。究其原因是日本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  相似文献   

18.
《巴蜀质量跟踪》2000,(26):44-45
亨氏联合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以“培育健康的新一代”为目标,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辅食制造商。记者发现,在亨氏婴儿米粉的宣传品上“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系列是断奶过渡期的营养辅助食品,适合4个月以后的婴幼儿食用,并非代乳品”,但在其包装盒上明确写上了“能充分满足各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的字样,而亨氏米粉的营养成份含量表中却没有“碘”。谁都知道碘对于人体,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否说明,亨氏米粉的宣传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至少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1,(2)
<正>21世纪食品消费九大变化一、绿色食品 21世纪,人类将以"纯天然"、"无污染"作为食品的衡量标准,发达国家目前流行食用森林蔬菜,多是没受污染自然生产的野菜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一些食品生产厂家为吸引眼球打出“儿童食品”或标注“儿童”字样,但中消协昨天指出,目前我国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中消协明确指出,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料、添加剂等的休闲类食品,并不适合作为孩子的零食长期大量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