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3年,之前很关注欧洲的市场.我的基金主要投资英国的证券.从2004年开始,我们把一部分资金转到中国市场,但投资的数额很少,只有几百万美元.以后到中国来,跟中国的企业进行接触,并开始管理资金.我来过中国几次,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想在结束投资生涯之前,要运作一支专门做中国市场投资的基金.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等我退休时会感到欣慰.现在我在香港管理一支纯中国市场基金.  相似文献   

2.
井华 《国际融资》2006,72(10):32-33
是否应该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 欧美投资者共同的一点就是对中国的经济非常看好,而且对中国的股市非常看好,我想在来年或者是在中期,有很多国际基金会把他们的财产、基金投到中国或亚洲.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问"谁在2006年全球经济中影响力增长最快",可能很多人会想到中国和印度,但是我的答案其实是另外一个:私募股权基金。关于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我有三个基本观点:中国应该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我认为在总体上私募股权基金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将起到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指数基金并非很多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非常精细.指数基金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募集规模?选择指基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工银瑞信指数产品投资负责人何江. 大众理财:指数基金因何快速发展? 何江:近一两年,指基的发展速度很快是有目共睹的.其原因主要有4点. 首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指数基金的优势逐渐显现.诸如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指数基金的占比很高,因为主动型基金很难超越指数,2/3的主动型基金跑不过标普500.中国市场也是在向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发展,指数基金的占比也相应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投资者来讲,很多人并不理解俄罗斯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俄罗斯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市场首先我想提到的是一家投资公司——香港的金桥国际。这家公司已经参与了俄罗斯很多重大项目的实施,像波罗的海明珠,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建筑项目;现在他们又在亚罗斯拉佛尔建造新的电站。  相似文献   

6.
投资性基金是一种筹资和投资的金融工具。它以票据形式出现在金融市场上,供投资者买卖,并与股票、债券一样,可为投资者带来收益。通过基金筹集来的资金一般都投资于股票、债券、外汇、商业票据或某个特定市场上,因此,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实际上就是上述各类金融工具和市场的间接投资者。投资性基金的发源地在苏格兰。六十年代后期,外国的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到香港开业,主要是参与当地的股票投资。西欧、北美经济出现不景气,越来越多的外国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投资于亚洲的基金品种,其中香港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刺激了香港基金管理公司的增加,进而香港本地客户也成了各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对象。特别是近两年,香港这种投资性基金发展得更快,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基金市场。香港的投资性基金品种繁多,并都各有其特定的  相似文献   

7.
《投资与合作》:启明创股在应对金融危机上,会采哪些措施? 邝子平:这次和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产生的危机情况不太一样,当时很多基金是全球型基金在中国的一个分支机构,一旦出现问题,撤资很容易:而现在有很多扎根中国的基金公司,无法收缩。虽然投资量、活跃度会下降,但行业洗牌不会这么快出现;如果有,也可能会在2011年。  相似文献   

8.
黄欣 《上海金融》2001,(12):38-39
解放后中国内地最早的基金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设立的“上海基金、。而现代意义上第一家中国内地的海外基金是1981年由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与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在香港联合发起设立的“中国置业基金”。中国内地基金业的正式开始是1991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设立的“武汉证券投资基金”,规模1000万元人民币;紧接着1991年11月经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批准,由深圳南方证券公司、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发起设立的“南方风险投资基金”。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截至2000年末,中国共有封闭型、契约型公募基金34家,发行基金单位562亿份,基金资产规模847.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很多到过香港的人对其八达通卡使用的方便、快捷羡慕不已.随着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开通交通卡的使用,人们对"一拍即走"的便利有了更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有个朋友曾和我争论,为何你不选用香港的地产图?香港1997年泡沫崩裂后,下跌了10年。很多房产腰斩,但在这两年已经回到前期高点。  相似文献   

11.
由红杉资本投资的人和商业的上市路走的十分艰难,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徐峥仍然清晰的记得那一幕:“2008年9月16日,人和商业正式为香港首次公开发行开始进行国际配售和路演。开始进行路演的时候经济环境已经很差,我第一天在新加坡进行项目路演时,贝尔斯登宣布破产;后来到美国路演的时候,又是雷曼兄弟倒闭的消息,那时候的市场并不利于项目退出,上市成为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尽管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从2001年的华安创新基金的成立算起,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至今已经有近8年的历史了,或许您已经完整地经历了这8年,见证了市场的调整与上涨一个周期的全过程;或许您只是2006年到2007年才开始投资基金,只看到了两年的上涨阶段.或许您是目前刚刚知道基金这个词的"准基民",对这个市场还有很多个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鉴于房地产多元融资的强大需求,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房地产信托基金的试点工作,但仍然面临着很多政策及监管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协调监管机构、培养复合人才等途径走出一条从房地产信托产品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过渡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国家已将政府部门的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实施,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管理制度.我国也是在同一时期进行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的,并得到了有效的实行.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其作为重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武为群进入90年代,香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的发展走上高潮,除国际基金继续蓬勃发展和香港经济依然强劲有力的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向香港基金打开了大门。进入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及在中国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募基金发展已经对全球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全球私募基金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对中国私募基金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评价,提出以下观点:在私募基金的演化与国际化扩张进程中,私募基金经营范围的综合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国私募基金市场仍是一个不对称的畸形市场,市场上尚缺乏真正意义的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文同时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已经趋好,证券市场日趋理性规范发展,中国私募基金市场的"不对称"和"不规范"的色彩将逐步减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逐渐成为中国私募基金存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后,美国的基金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不论从资产规模、业务模式还是从服务水平来看,都在全球占据领先水平.研究并借鉴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对于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基金公司业务处理模式的演化经验;其次,立足于中国基金业现状,对比中美基金业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指出了中国基金产业可能的演化方向;最后,对中国基金后台业务集中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伟国 《科学投资》2007,(11):74-75
购买基金 初战告捷 以我个人的投资理财经历看,从一开始就选好投资方向,并坚持长期理财是非常重要的。 2004年,中国基金市场涌起了基金购买热潮,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开放式基金产生了兴趣,认真地从网络上收集有关证券型基金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中国的普通市民还没有理财的概念,有了闲钱就存入银行.后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强,人们逐渐有了理财意识,股票、基金慢慢代替了储蓄存款,成为家庭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今,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并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和理财观念的开放,逐渐由国内走向海外.  相似文献   

20.
记者:2016年11月债券型基金因债券市场利空大幅下滑,债券违约率大幅上升.作为西部基金投资总监,您是如何应对这场波动的? 吴江:对于2016年11月份债券市场的波动,可以说我们是有准备的,早在8月份我就在《上海证券报》发表文章,判断资金面已进入紧平衡,市场正在酝酿调整.这波儿下跌原因很多,包括中国经济回暖,美国债券利率上行等,但直接的原因还是央行货币政策微调,打破了原本已经吃紧的资金面平衡,导致短端利率大幅上行,进而债券市场整体调整.基于以上的预判,2016年下半年我们营销上并不推荐债券基金,而是主推货币基金,同时将久期控制得非常短,等待市场调整带来的机遇.因此,那段时间我们债券的仓位很轻,规避了债券市场调整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