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几个突出特点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比,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三届。解读2003年全国的“经济百强县”可以看出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百强县发展进一步加速。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中,百强县域经济总量占总数一半以上,财政与金融占1/4,投资总量占1/3左右。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港澳台未计,百强县数量不足全国县市的5%,人口不…  相似文献   

2.
3.
李廷东 《广西经济》2004,(10):38-38,41
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邻上西接苏州,是江苏的“东大门”,浦东的“连接站”,市域面积9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万,1989年撤县建市,辖15个镇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些年来,昆山市走出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4.
5.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百强县"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黑龙江省"十强县"与全国"百强县"可行性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差距与症结.目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要着重解决的是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县域法律文化与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在几千年前的秦统一时期就建立了郡县制,并一直沿用下来。新中国从成立到现今,以县为区域的最基本的管辖制度也未曾改动。这种历史悠久的县域建制的传统所形成的县域观念、县域现象、县域文化效应和县域间的差异等,也就成为了县域特色。考察湖南的省情可见,全省人口的70%以上生活在县域,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和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县域经济。由此而推及全国,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当今我国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话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法制经济,因而,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加强与之相…  相似文献   

7.
从“霍山现象”看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透过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工业经济的崛起,即“霍山现象”,思索和探讨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指出其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经济研究》2006,(12):12-12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日前揭晓,四川有25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市)”。数量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排名第一。其中排在我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位的县(市)分别是:双流县、绵竹市、郫县、什邡市、都江堰市、西昌市、江油市、广汉市、彭州市、简阳市。统计结果显示,与上届相比,四川成为10个排序上升的省市区之一.竞争力位居全国20位.比上届提升一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霍邱县委县政府围绕富民强县,突出工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上半年实现国地税收入15542万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国税收入7933万元,同比增长41.2%,地税收入7609万元,同比增长45.9%。县域经济发展体现了税收的快速增长。本文从行业税收、企业类型税收和分税种税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准格尔旗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优势,以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主导产业为支撑,不断培育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区财政第一县,全国产煤笫一县.特别是前不久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成为我区唯一进入全图百强县的旗县。准格尔旗基本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迅猛壮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他们的经验对于发展旗县经济具有重要的参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县域在体制上是联系广大农村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能否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而,如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创建与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方面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并以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经验为例证。县域主导产业选择 泉州市由四区(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和洛江区)七县(市)(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组成。各市(县或区)均有其主导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如丰泽区树脂工艺业、石狮市服装业、晋江市鞋业、南安市建材业、惠安县石雕业、安溪县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2.
加快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德林 《重庆经济》2005,(11):35-36,31
加快推进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是强市之策、富民之路、稳定之基。发挥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营造特色环境,注重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提高县域产业竞争力,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对重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是有模式的。白河县、泾阳县和神木县三县经济发展的历程,反映出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深入分析这三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寻求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指导实际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2004年的江苏省大丰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与往年相比,实现了“撑杆跳”式的大跨步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9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2.5亿元,并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2004年大丰市有6家企业实现纳税超千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县制历史久远,经过自春秋战国以来数千年的演变,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县域经济研究涉及广泛,本文概要论述了县域经济的概念、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造县域传统农业、如何理解和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如何理解经济要素向县城集聚的意义,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等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郡县治,天下安”。自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斗转星移,改朝换代,县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现实与传统的优势要求我们走县域经济之路,但路该如何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舜 《乡镇经济》2002,(1):5-9,33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随着城镇经济的增长,乡村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经济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因此,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如何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一直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唐山市滦县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实践,县域经济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全县实现GDP75.947,元,全部财政收入3.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同比分别增长16.1%、48.4%、7.6%和8%。滦县的县域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就在于选准了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适应县情、符合规律的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成功”。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不发达是云南的—大省情。云南现有县区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市辖区10个,县及县级市119个。119个县市中的绝大多数是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和农民生活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的县。2001年,119个县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5%、拥有全省96%的耕地、人口占全省的84.7%,但仅创造了全省60.1%的国内生产总值。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2000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2000年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3位,只有上海的1/3,没有—个县市进入竞争力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