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市场逐渐回暖,籼稻价格小幅走高.2月份,稻谷运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出台,规定关内经认可的粮食企业在东北三省采购稻米,根据运输距离和方式的不同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补贴.同时,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范围扩大到吉林省.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08,(8):25-26
一、6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南方粳稻价格小幅振荡,籼稻投放增加,价格回落。6月份,南北粳稻市场呈分化走势。由于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在6月底到期,东北地区稻米出现抢运现象,稻谷收购价格小幅上涨;华南等地区东北稻米到货数量较多,当地苏皖产粳米价格受到压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08,(7):30-31
稻米市场:粳稻价格走势趋稳,籼稻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东北地区车皮供虚充足,运费补贴政策出台后,粳米外运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粮食企业收购稻谷积极,普通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优质稻谷价格涨幅仍然显著。农发行发布通知决定支持东三省按市场价格敞开收购农户出售的稻谷,对东北稻谷价格的上涨也起到推动作用。5月下旬,江苏、安徽地区夏粮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08,(3):29-31
一、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受到政策扶持,灾区稻米运输困难。1月份,东北地区收购资金陆续到位,黑龙江稻谷最低收购价定点企业成为市场收购主力,其收购数量的增加拉升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但非国有粮食企业认为稻谷供给充足,收购积极性仍低于去年。受雪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受到政策扶持,灾区稻米运输困难.1月份,东北地区收购资金陆续到位,黑龙江稻谷最低收购价定点企业成为市场收购主力,其收购数量的增加拉升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但非国有粮食企业认为稻谷供给充足,收购积极性仍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6.
东北三省是我国粳稻主产区,粳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近50%。2011年是东北稻米市场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由于稻谷增产和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没有出台,东北粳稻米供求形势明显好转,价格先升后略降,但总水平仍比上年度有较大提升。展望2012年东北稻米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虽然稻谷继续丰收,产需平衡结余也较多,但受物价上涨、种稻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8,(5):39-40
一、3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东北粳稻进入南方市场,籼米价格小幅回落。3月份,运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仍是粳稻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伴随铁路运力的逐步缓解,东北地区稻米入关数量增加。受此影响,东北产区稻米价格小幅回升,而销区粳米批发价格普遍下跌。受东北米到货增加的影响,江苏、安徽等地区粳米销售放缓,加工企业收购原粮积极性不足,同时农户和收储企业售粮数量增加,粳稻价格小幅下跌。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经济》2009,(1):34-35
一、2008年1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政策密集出台彰显国家托市决心。2008年11月,国家托市政策密集出台。先是宣布在南北方稻谷产区收购1000万吨临时储备稻谷,其中粳稻400万吨,籼稻600万吨,以遏制逐步下跌的稻谷价格。12月初又宣布再次增加稻谷临时收购数量。  相似文献   

9.
2010年稻米市场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是我国稻米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在国内稻谷连续六年丰收的情况下,稻谷供给总量增加,粳稻供给略有减少;稻米消费基本稳定,粳米消费增长较快;稻谷整体上供大于需,但粳稻供给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稻米价格全面上升,粳稻米价格涨幅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10,(6):34-35
一、2010年4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粳稻价格快速拉升,籼稻价格总体平稳。4月份,由于东北、华南、江南等地区发生低温冷害天气,粮食生产不利因素增多,稻谷市场“天气市”特征日益凸显。贸易商积极增加稻米库存;加工企业原粮库存下降,出货意愿降低。粳稻流通量明显下降,市场紧张气氛加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经济》2008,(12):25-26
一、10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提振市场人气与价格。10月份,国务院决定在东北地区收购400万吨临时存储稻谷,并继续对东北地区进关稻谷实行运输补贴。东北本地加丁企业、贸易商和收购企业入市积极性提高,稻谷价格小幅回升。关内企业到东北采购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10月下旬,黑龙江东部地区普通稻谷企业入厂价格为1680—1760元/吨,中部地区为1780—1820元/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国稻谷生产再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而稻米需求则基本稳定,稻米整体上产大于消,库存继续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稻米价格先涨后降又涨。展望2009年稻米市场,受供大于求和国家托市政策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走势上下两难,基本围绕着政策收购价格波动,总体上将高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稻谷产量已经连续几年减少的大背景下,2003年受高温热害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产量大幅度下降,粳米供应短缺,需求转向东北粳稻产区。在强大需求的拉动下,全国粳稻价格在去年10月已经出现上扬行情的基础上,于2004年2月份再次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南方籼稻市场和全国小麦市场又在粳稻价格的拉动下,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行情。面对全国粮食价格的继续上涨,国家进一步采取促进粮食生产的强有利措施,针对稻谷市场的特殊情况,特别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内早稻市场在2000年已经全部放开,早稻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国内稻谷供求出现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一、9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黑龙江粳稻少量上市,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9月份,黑龙江新产粳稻开始少量上市,东部建三江地区农户收购价格在1700元/吨左右,高于164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格,但较市场上销售的2007年产稻谷价格低220元/吨.今年黑龙江稻谷生育期间气候条件良好,产量有望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08,(11):30-31
稻米市场:黑龙江粳稻少量上市,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9月份,黑龙江新产粳稻开始少量上市,东部建二三江地区农户收购价格在1700元/吨左右,高于164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格,但较市场上销售的2007年产稻谷价格低220元/吨。今年黑龙江稻谷生育期间气候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10,(3):30-32
<正>一、2010年1月份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粳米价格继续走高,籼米价格上涨乏力。1月份,受节日因素的拉动,稻米价格继续上涨。随着农户余粮减少,东北产区粳稻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成交量萎缩,市场有价无市。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5年增产,稻谷喜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稻米供应形势进一步好转。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政策影响,2008年中国稻米市场价格表现为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有所回落,展望2009年,受经济形势、政策因素等影响,国内稻米市场上涨动力不足,下跌空间有限,价格将以政策收购价为基础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8.
稻谷市场     
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实现连续五年恢复性增长,粮食产需形势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全球经济处于过热状态,物价水平整体走高,稻米价格持续上扬;进入下半年之后,宏观经济下滑,稻米需求下降。随着秋粮上市,市场供给增加,稻谷价格普遍下跌。10月份,国家适时出台临时收储计划和运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一、7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出库价格小幅上涨,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行.7月份,东北地区存粮较上年同期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在关内地区,由于夏粮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受类比效应的影响,贸易商对稻谷价格的看涨预期增强,同时,米糠等副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江苏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工一度增加,稻谷出库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09,(8):34-36
一、6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粳稻市场北弱南强,籼稻价格略有下滑。6月份,南北粳稻价差逐渐缩小,“北强南弱”特征转变为“北弱南强”。东北地区经过14次国储稻谷竞价交易,市场供应水平已经稳定超过需求量,加工企业稻谷库存持续增长,稻谷和大米价格均呈小幅回落态势;长江中下游地区月内进入夏收期,部分贸易商主营业务从稻谷向夏粮转移,市场上粳稻价格交易量减少,粳稻和粳米价格均小幅上涨,南北粳稻价差较上月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