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和重点.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单独章节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并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和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要确保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管理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基于此,本文结合西藏社会管理实际,对新形势下改善民生加强西藏社会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民生基础;解决就业问题,重视民生根本;增加居民收入,关注民生源泉;改善医疗卫生,心系民生疾苦;健全社保体系,完善民生依托。  相似文献   

6.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码需要两个基础性的条件,一是发达经济,二是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极不协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思想:一是强调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道航 《北方经济》2008,(11):13-15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民生与社会建设问题呈现出新的状况,要深入分析改善民生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功能,搞好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民生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启洪  林岩 《走向世界》2008,(1):24-27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对民生建设的精确的概括把改善民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生建设是新疆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成为重要课题。从社会建设、民生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加强新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是: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注重新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并加强各地对新疆发展的援助。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与世界》2017,(29):2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明确要求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码需要两个基础性的条件,一是发达经济,二是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极不协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思想:一是强调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对除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外的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西藏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维护西藏的和谐稳定、推进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具有特殊的重大现实意义.随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的目标更加明晰:要努力构建“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将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职能与社会自下而上的自发力量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底以来,全球经济在持续多年的增长后,遇到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反危机计划,使我国率先走出危机.目前,针对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的实际情况,党中央提出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我区在同国家一起经历了最为困难的2009年后,在对区情进行客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与转变并举、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最近,笔者对新晃县发展做了实际调研,并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新晃县"两型社会"建设这一课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凯 《北方经济》2015,(6):68-70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与生态文明开启了“宜居”建设的序幕。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民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政策目标。宜居乡村建设,是要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关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