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是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焦点是如何确认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汇集资本化和费用化两派观点,对企业研究开发费进行对比分析,引入数理模型可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进行精确的比较权衡,有利于在会计处理上使企业研发费用部分资本化,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新会计准则实行后,研发费用逐步实现费用化到资本化的转变,将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具体分为研发和开发两个阶段,规定研发阶段的费用支出要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支出如果能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可将其资本化为无形资产,从而实现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3.
自创类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寻求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将其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是所有具备自创无形资产的企业的迫切需要.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所作的费用化与部份资本化的规定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按成本法和超额收益现值法进行相应处理;在无形资产账目下设"无形资产-研究支出"与"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两个明细账,目的是归集不同阶段的研发支出.在银行存款账目下,开设"研究与开发支出基金"分类账户,归集为项目准备的项目基金.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科技企业风起云涌的出现,科技园区等纷纷设立,对无形资产核算及披露问题,特别是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以下简称“研发支出”或称“自创投入”)究竟是“资本化”好,还是“费用化”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从整体上讲,“研发支出”予以“费用化”有其优点,各国政府都鼓励企业不断开发,不断创新,允许并鼓励企业将“研发支出”费用化,即税前列入当期成本费用。这样做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加速资金周转。一般老字号企业愿意采用这种“费用化”的方法,形成稳定殷实的财务格局,使企业和国家的抗…  相似文献   

6.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利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研发的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在的支出,在满足5个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企业的开发费用资本化,本文针对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变化的利与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相关的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但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仍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对此前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新准则虽然比原准则规定(原准则规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更具体、更严格。但无论是新会计准则,还是原会计准则,均会造成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费用中包含了大量的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支出。  相似文献   

8.
依据目前培训中心预算下达的方式,研究开发项目一般为科技项目,预算全部计入当期的可控费用,而按照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要求,资本化部分应该从费用中转出计入无形资产,这样就导致了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可控费用金额比预算金额小,年度可控费用无法完成。为规范培训中心研究开发费用的业务开支行为,明确研究开发费用财务报销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本文将研究开发费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比较分析。并且,将针对当今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处理的缺陷提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鼓励企业技术投入,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它不仅能加速企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且能使企业享受到税收的经济优惠.研发整个过程划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费用归集分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税法规定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相似文献   

10.
李春梅 《现代商业》2007,(17):97-98
阐述了研究开发项目过程中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确认计量上不同的处理核算,研究阶段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亦应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研究开发项目过程中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确认计量上不同的处理核算,研究阶段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亦应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由原来费用化向有条件资本化转变。本文就完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常素丽 《致富时代》2010,(11):158-15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由原来费用化向有条件资本化转变。本文就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化比较入手,阐述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现状,并对完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烨磊 《商》2014,(9):100-102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条件下将有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不同处理,这俩种处理方法的利弊与其所造成的财务影响与效果均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详细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将针对当今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处理的缺陷提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相关内容.国际上,除美国和德国对研发费用采取费用化处理外,其余都是资本化与费用化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可以资本化.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接轨,然而在实务中,研发支出资本化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划分的比较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和满足资本化的条件弹性较大,给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机会;按照新<准则>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资本化规定来确定资本化金额时,与资产的真实价值仍存在较大差别;新<准则>未规范开发失败后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等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准则>中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明确资本化的具体条件等相关规定,从而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客观、更真实.  相似文献   

18.
<正> 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成本法、收益法和比例法3种。成本法又可分为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2种。我国现行各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自行开发高新技术所开支的费用列入当期的成本费用核算,计人当期盈亏。由于不作无形资产核算,即使取得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使用时期也是无偿的。显而易见这种规定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界线,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发高新技术所支出的费用时应借记“无形资产开发”,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开发完成后作借记“无形资产”,贷记“无形资产开发”;如果开发失败借记“管理费用”,贷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与国际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英国及我国关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除了美国是采用费用化处理外,其余都是资本化与费用化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借鉴了国际上确认的条件,其条件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大同小异。对于一般研究、开发费用不大的企业,可直接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研究、开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可将研发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对企业在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研发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的确认问题进行了阐释.在比较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经济后果差异的基础上,简述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