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是当今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型员工,传统上的管理就是依据员工和组织之间明确的契约来完善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但是随着时间和情境的改变,传统的员工激励机制也表现出了种种的不适应,知识型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全部通过正式的契约加以明确规范。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突出人际支持和协作发展更符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探讨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整合各种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的竞争加剧,知识成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地位的日益突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对象的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产生、利用和增值,都要依靠知识型员工来完成。怎样吸引、留住知识型员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激励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适当的激励方式可以保证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激励效果的发挥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不同的企业所需要采取的激励方式也不尽相同。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措施充分考虑到员工心理因素,能够实现激励方式与激励对象的合理配置,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传统管理理论在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实践中面临困境。本文在对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传统管理理论在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实践中面临困境。本文在对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怎样吸引、留住知识型员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措施充分考虑到员工心理因素,能够实现激励方式与激励对象的合理配置,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文章的研究为企业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帮助其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措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和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传统管理理论在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实践中面临困境.本文在对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与员工的心理纽带.对于填补劳动契约的空白.提高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员工满意度下降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契约的满足与违背对员工满意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塑员工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我国在国营企业逐步建立一套固定工的用工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当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镇劳动力统一分配到国营企业后,再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随着改革的推进,"固定工"变成"合同工".在日本,终身雇佣制受到严重的挑战,到21世纪初,有人认为日本进入了大裁员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决策却经常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从而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忠诚度下降,甚至离职等一系列有损企业的行为.这些行为,轻则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企业的衰亡.这样使一些学者重拾心理契约理论来解析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员工的忠诚是企业效率的前提,成长的依托。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决策却经常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从而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忠诚度下降,甚至离职而去等一系列有损企业的行为。这些行为,轻则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企业的衰亡。那么,什么是心理契约违背?它是怎样形成的?其行为模式怎样?企业又如何规避呢?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过程心理契约(Psych010gicalcontract)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学者Argris提出Levinson加以界定的一个管理学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励,各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出台了名目繁多的激励政策。虽然这些激励政策对于银行短期业绩增长的确很有效,但这些激励机制往往过于激进、过于短期化,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银行发展的,因此这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银行激进的短期激励机制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团队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政府作为委托方、供应链节点企业作为代理方构成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为解决对合作型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偷懒问题,实施奖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提高努力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从高校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及运行过程,动态的非单一性的考察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模型以促进其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最终达到高校与教师个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知识员工的含义、特点和核心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的概念、构成及作用入手,从企业文化的视角,研究构建良性有效的知识员工激励机制,提出了以企业文化来激励知识员工的思路和具体设计方法,从而激发知识员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立医院现行的医生激励机制难以有效激励医生合理医疗。依据赫希曼(Hirschman)的"退出-呼吁"理论,文章首次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患者呼吁在约束医生行为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患者退出对医生行为的影响。当二者成本较低时,患者退出和呼吁能够约束医生合理医疗。但随着患者退出和呼吁成本的提高,上述机制作用下降,直至完全无效。此外,患者退出有利于正面激励医生。文章围绕降低患者的退出和呼吁成本,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入手,重构医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型中资保险公司由于其庞大的总分公司结构,在总公司、内审部门与分公司间所形成的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下常出现合谋现象。本文在利用多重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谋问题在大型保险公司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状态下的激励水平。最终得出结论,大型保险公司中合谋问题存在并且严重,而最优激励水平应该是平衡报酬和惩罚。 相似文献
19.
职业经理作为企业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人力资本,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和实施有效激励,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对职业经理人力资本进行概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职业经理人力资本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和策略。进而,基于价值评估对企业职业经理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从经济利益、事业与地位、企业文化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不对称合作关系在企业合作中广泛存在。从合作产出、绩效衡量以及报酬补偿等方面分析不对称合作契约设计的原理;在构建不对称合作契约模型基础上,与完全信息下最优契约比较,说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双边道德风险对合作收益的影响;讨论不对称合作中不同绩效衡量和风险态度的契约激励效果;并据此阐释企业经济人的契约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