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的"无序"与"错位"日渐突出,使构建分级医疗模式再次成为医改的重点。由于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集中体现在医疗服务行政化供给体制上,从而改革医疗服务行政化供给体制,建立起竞争性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发挥市场配置医疗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本体制要求,更是引导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从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有效供给,构建分级医疗服务递送新格局的基本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2.
医疗服务供应链及其改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国医院的经营者已经密切关注、重视顾客满意管理,努力从顾客需求角度增强服务的及时性和主动性.本文在分析了医疗行业顾客满意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医疗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并给出了应用QFD方法的医疗服务供应链改进模式,以此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界定,对反映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协调现有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式来促进省际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王希泉 《价值工程》2014,(3):325-326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完全由市场机制来组织与生产会产生较大的公平及效率问题,而完全由政府筹资与供给则又会导致激励不足、效率低下。中国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确不成功,其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因此,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甚至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探寻将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整个行业抓住"供给侧改革"历史性机遇,加大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和研究。但在笔者看来,目前的研究偏重于行业的宏观层面,而从微观层面探讨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的研究则比较少。笔者尝试从微观层面的组织、人才、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来探讨物业服务企业如何创新转型。什么样的组织适合创新转型组织创新是管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实现创新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对应组织的理解,笔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资本配置效率的具体研究,宏观层面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角度分别建模,而微观层面的研究将创新性的引入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每个企业的得分与融资额进行回归分析来构建方程,用以解释我国股市资源配置在企业间是否具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由于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小等特点,使卫生服务市场成为供方主导的市场,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偏好、倾向和决策决定了需方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围绕"保基本、促普惠、精准化"目标,创新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供给模式,着力满足低收入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补齐民生短板,让全体老年人及时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断出现的医患纠纷,使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雪上加霜,本应是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时爆出新问题。医务人员作为为病人服务的主体,本应为病患解除病痛,救死扶伤;病人作为受救助者,本应对医务人员的服务和帮助心存感激,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从医疗服务应坚持"群众路线"的角度对改善当前医疗服务现状的问题进行研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民营医院供给的医疗服务越多,越能抑制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2~2008年各省市医疗服务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扩大民营资本的医疗服务供给规模可以抑制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过快上涨,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与理论模型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确不成功,其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政府未能有效推动医疗保障的普遍覆盖,医疗保障组织者未能有效行使第三方购买者的职能,代表病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政府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系没有理顺。因此,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甚至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探寻将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服务量对于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众所周知,任何医院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定的医疗服务量,这是医院持续经营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认真做好服务量的预策对于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对于医院生存发展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医院服务量主要有两个方面,就是宏观和微观。医院宏观服务量包括门诊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病人住院实际占用床位日、出院人数等,宏观服务量通常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微观服务量是指各部门,科室各内部的服务量,如医院订购的药品、卫生材料、检验的标本量,放射科的摄片量,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床位等。微观服务量通常只影响科室的预测,良好的服务预测是医院规划未来的先决条件,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做好,否则服务量预测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巨大损失。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管理体制及资金来源单一,加之医疗卫生区域规划不合理,医院只重视微观预测,不重视宏观服务量预测,造成医院人员、床位及大型医疗设备的不合理配制,使许多医院床位使用率较低,区域内大型医疗设备重复配制,致使医院效益低下,这既浪费了卫生资源,又造成医疗消费的畸型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推进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必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具有复杂的技术经济特征,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事关社会公平和正义。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重建医疗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扩大准入和完善竞争机制,而且要改革传统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基于公平规则和透明程序的新的医疗卫生监管体系。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能够动员社会资源、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公共资金效率、保证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最终达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融资机制、付费方式、医疗机构治理结构以及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等主…  相似文献   

14.
未来5~10年,传统的医疗模式、健康管理模式将发生彻底变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保障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必将带来医疗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虽然当前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都由医疗机构提供,但是已经涌现出线上医疗服务雏形。近年来,移动医疗终端、各式各样新技术发展呈现指数增长态势,遗憾的是,就整体应用而言大部分仍为碎片化,并未能够真正整合构成破发力。就医院层面的互联网应用来说,通常仅是更大程度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构建政府管理和引导下的竞争性医疗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服务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问题。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医疗服务生产都存在诸多问题。要使医疗服务机构充满效率且减少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行为,应在允许民间资本平等竞争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管理和引导,对医疗机构进行分解与组合,建立竞争性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此,现行公立医院应进行股份制改造,只有在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的领域才进行公共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了物流服务企业与客户企业的合作模式,并简要阐明了每种合作模式的特点。其中,宏观合作模式包括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微观方面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契约式合作、股权模式与收购兼并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中国"建设正当时,人民对保障生命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疫情冲击凸显短板弱项.本研究对基层医疗相应政策和考核指标展开研究,关注基层场域中基本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政策执行偏差,对"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和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困境和出路进行的回应,找到基层医疗管理和政策不同关注点,从家庭医生的建设、互联网+基层医疗和党建基层中发现差异,为基层医疗管理高质量发展找寻出路.  相似文献   

18.
尚时羽 《价值工程》2015,(10):258-262
交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出行活动舒适、安全、便捷、准时、经济地到达目的地的要求,可以采用可达性这一指标来衡量。现有研究多是从交通供给角度测度可达性可以给交通使用者提供怎样一种服务,不足以从微观角度衡量个体到达某一区位的机会和能力。本文试图从个体出行需求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效用理论,将出行者出行行为看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构建基于居民出行需求的个体可达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陈峰  汤少梁 《价值工程》2011,30(18):308-310
当今中国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医疗服务市场的核心因素——医疗服务价格直接决定了医疗费用高低和医疗服务利用程度。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政策不合理或国家对医疗服务规制不到位是造成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采用最新的二手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并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使用了Prais-Winsten AR(1)迭代法。通过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是影响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并得出价格规制出现了内部结构性扭曲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背景下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国家战略。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体系构建上,鲜有研究能从游客"真实"的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去审视现有的供给体系。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索了需求视阈下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要素和形成机制,理清了关键服务接触点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下一步需求测度和量表开发提供了依据,同时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公共服务要素的缺失,而在于各要素的衔接是否顺畅,据此提出应以服务协同作为游客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实现的重要保障。研究有助于丰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我国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