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金融信用的本质现在我国企业普遍还存在着恶意逃废债行为,致使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金融信用状况很不乐观。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有了好的社会作用,它才能够存在与运转,但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回顾、问题、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十年回顾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当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在中国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方式提出了社会信用问题。1991年原国务院生产办就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组织进行了清理企业“三角债”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其目的就是力图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经营行为和经济秩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信用问题)。当时,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国有企业拖欠债务、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可以说当时的工…  相似文献   

3.
王忠新 《辽宁经济》1998,(12):14-14
国有企业资金周转处于贫血和迟滞状态,其中原因何在?1.“三角债”占用大量资金。1995年底企业间的“三角债”为7900亿元,到1996年上半年就增至8628.35亿元。资金不能如期回收,只能向银行贷款,目前,企业流动资金短缺2/3。货卖钱不回的问题极...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信用都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诸如“三角债”、银行巨额坏账、法院判决执行难、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等社会瘤疾,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所致,信用缺失正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一、当前我国市场信用缺失的严重局面目前我国市场信用水平低下的状况已经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用短缺局面已相当严重。市场信用恶化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许多企业早已成为惊弓之鸟,企业之间的业务往…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用发达的时代,也是一个信用容易破产的时代。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而从我国目前现状看,很多应收账款都不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动采取信用政策的结果,因三角债问题而上法庭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建立主动的有效的信用政策,加强资金周转,减少三角债,理当成为企业理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孙妍 《辽宁经济》2006,(12):125-125
长期以来,应收账款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企业间的相互拖欠现象十分严重,应收账款问题衍生出的“三角债”长期存在,而且盘根错节,一些企业因为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陷入财务困境,不能自拔。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单个企业的经营,也制约着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建立,还威胁着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清理“三角债”是综合治理整顿的必要措施之一,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市企业1银行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地开展了大夫清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9年全年共清理企业拖欠货款82亿元,基本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清理7月末施欠额的80%的任务,并清理了拖欠工程款1.53亿元,受到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表扬。在1989年清欠的基础上,1990年,再接再励,根据国发(1990)19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和总行的统一部署,经过市内、区域性和全国范围的清欠,共清理119.7亿元,完成当年3月底前拖欠总额104亿元的115%。通过清理“三角债”,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支持生产、流通的正常进行和经济的回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洪扬  高雅 《中国经贸》2007,(11):74-8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发展国内贸易,实现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市场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已拥有了有效的贸易信用风险保障手段。我国信用保险事业的大踏步发展,为企业扩大贸易规模以及防范恶意拖欠、商业欺诈、三角债等信用风险找到了新的途径。通过利用信用保险的保障功能,精明的企业发现一场商业的革命已经到来:信用保险不仅可以保障企业的贷款安全,更可以扩大贸易规模、取得融资便利,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惟一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实现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跨跃式发展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取得了重要进展。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若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用建设十年回顾 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当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在中国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方式提出了社会信用问题.1991年原国务院生产办就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组织进行了清理企业"三角债"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其目的就是力图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经营行为和经济秩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资金拖欠行为,早己有之。而拖欠现象迅速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则是国家抽幕银根以后,伴随着商业信用危机的发生和银行信誉的受损而发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间的债务链条越拉越长,终于结成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开解的“三角债”,使资金紧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严重制约着生产和流通活动的正常进行。为缓解资金矛盾,搞活沉淀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开解“三角债”。下面就如何开解“三角债”的对策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1.
诚信两会的凝重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涉及不良信用的案件和资金额触目惊心.1989年底,全国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总额约为1240亿元,1991年增加到2000亿元,1994年增加到7000亿元,1998年增加到11000亿元.目前拖欠势头正向逃废银行债务和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此外,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伪造金融票据、违法票据承兑的犯罪案件,2001年就达7419起,涉案金额52亿元;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但履约率仅50%多一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中出现“三角债”这一新概念。国家及企业虽然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近几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感到“名存实亡企业”的存在是构成三角债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名存实亡企业”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登记档案上还存在,而实际上既无从业人员,也无经营场所,长期没有经营活动,这些企业绝大多数负债累累,资不抵债。名存实亡企业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立法上的漏洞,有执法上的不严。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登记机关的原因。(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3.
诚信与预期     
葛立成 《浙江经济》2002,(11):64-64
近日报载,我国的合同交易目前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只有50%-60%,每年因逃废债务而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因合同欺诈而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因以次充好、制假售假而造成的各种损失约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而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换言之,企业诚信缺失的代价约为每年5855亿元,相当于浙江全省2001年 GDP 的87%。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或  相似文献   

14.
“三角债”清欠工作已结束很久了,但是“三角债”不但没有完全清除,相反却呈膨胀的趋势,它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发展。怎样抑制“三角债”膨胀,彻底解开这条缠绕着企业发展的债务链,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三角债”形成的原因 “三角债”的产生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应收款项存在的问题1.陈年痼疾。“三角债”是企业之间的不合理拖欠而形成的债务链。“债务链”盘根错节,难以解开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它锁住了大量资金,困扰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三角债难以清理,而企业法人更换频繁的企业,后任却不...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诚信是历代仁人志上、社会贤达、广大民众笃信的古训、恪守的规范和为人的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成为国人流传千年的人生哲学,齐恒公与“尾生之信”的故事更是古人守信的典范。然而,由于缺乏诚信,每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而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累计损失5855亿元。以致了有人指出当前中国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谈谈我州“三角债”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仅供读者参考。 一“三角债”的形成的原因: “三角债”是一种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之间、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工业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形成的特殊的债权债务关系。它们之间或交叉、或连环,呈现出一种三边或多边债权债务关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企业生产效益下降或处于较低水平徘徊不前、产品积压、资金短缺,导致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债务,向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前清后欠,有的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三角债”是严重困挠我州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尽快认真清理三角债,解开企业债务链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已处在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尤其是流通领域的“三角债”这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并且越来越制约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因此,必须下决心对流通领域的“三角债”进行认真的清理。一、国有商业批发企业“三角债”的状况自一九八九年以来,流通领域出现的“三角债”一直困扰着国有商业批发企业。虽然经过前几年的清理,但前清后欠,愈演愈烈。一九九○年,国营批发商业出现了建国以来首次全行业的亏损。使整个批发行业陷入困境。一九九二年,上海市第一商业局所属的八大商业批发公司被拖欠的货款高达26亿元,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国家财政相当困难。而导致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就近两年来企业之间出现的“三角债”问题。1990年以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政府、银行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全国清理“三角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支持生活流通的正常发展和经济回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形成“三角债”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生企业相互拖欠的源头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理,出现了前清后欠、越欠越多的现象。主 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数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清理“三角债”。虽然每次清理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产生“三角债”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亦由于旧体制下不合理的结算原则将商业信用等同于“三角债”,因此前清后欠继续发生,清欠效果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重新合理界定“三角债”内涵及制定清理对策,实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